乳山市和尚洞以东海区面向大海,夏季受台风影响较大,不适合海水养殖,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为使海区得以开发利用,为渔民增加收入,2001年,乳山市渔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浅海开发试验,采取换季生产的方式,避开台风季节,在9月上旬从威海、烟台等地购入规格大但肥满度低的太平洋牡蛎进行育肥养殖,60-80天后养成收获。牡蛎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肥满度由6-7%增至12-15%,重量增加10-15%,亩产量14000多斤,收入近万元,纯利6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市十分显著。
试验的成功,有力地提高了渔民的积极性,附近的白沙滩、徐家和南黄等镇的沿海劳动力纷纷投身于浅海牡蛎育肥养殖。目前,这三个镇的牡蛎育肥养殖面积已发展到6000多亩,从业人员1200多人,牡蛎年产量达4万吨,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3万元。
牡蛎育肥养殖的成功,还对渔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牡蛎加工期内,当地的两个牡蛎加工厂可雇佣800多名劳动力从事牡蛎加工,每人每天收入40-60元,在短短4个月内,每人可增加收入5000元,在加工企业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渔民致富增加了一条新路子。
来源: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
2006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