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示范区
1992年,春天的故事唱遍神州大地,招远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并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眼下,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起点,新使命,新抉择。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招远开发区将演绎怎样的精彩,实现怎样的跨越?
初春时节,踏访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激荡着激情与梦想的土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充分放大“国字号”效应,坚持“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着力培强特色支柱产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招远开发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新城区、蓝色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
开拓进取18载 跃居省级园区首位
“在国际市场上,玲珑轮胎的市场触角已经延伸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固的营销网络,并与国际一流的轮胎营销巨头建立合作关系,开创了国内轮胎行业欧美配套市场先河。”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峰说,2011年,企业出口创汇9亿美元,连续四年保持中国第一。“到‘十二五’末期力争轮胎总产量达到6000万套,企业进入世界轮胎行业前10强,要让世界上有车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玲珑轮胎!”
从原来经营轮胎翻新、修理的小厂,逐步发展为一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大型集团公司,玲珑轮胎的强势崛起是招远开发区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
1992年,招远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在2005年全国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工作中,成为第一批通过审核的省级开发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招远开发区不断崛起的神奇,展现出这块热土上汹涌澎湃的创业热情,展现出开发区人敢闯敢干的奋斗激情,更展现出开发区人创业兴区竞风流的万丈豪情。
黄金产业,年销售收入达400多亿元;汽车轮胎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年销售收入达300多亿元;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年销售收入达200多亿元……按照“产业兴区、特色立区”的思路,招远开发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累计引进项目526个,总投资达到208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96个。共聚集各类企业480多家,先后引进德国贺利氏、韩国车西斯、韩国SK和东北特钢等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目前,全区已培育形成了黄金、汽车轮胎及汽车零部件、新型电子材料三大支柱产业,打造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黄金深加工、轮胎制造、电子基础材料三大基地和中国北方最大的黄金珠宝首饰城、金都皮革城等专业市场。
与此同时,基建配套日臻完善。招远开发区着眼园区发展潜力,聘请同济大学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和中心地段的详细规划,并投入资金30多亿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拓修主干道路80多公里,形成了“六纵九横”的主干道路框架,园区“七通一平”面积达到20.89平方公里。规划了九大组团社区,涵盖90%以上的辖村,全面开展城镇化建设。
18年风雨兼程,招远开发区的发展犹如一部拓荒史诗,章节跌宕,内容丰厚,在并不太长的时间跨度里,包容了最大限度的故事与情愫。
“十一五”期间,招远开发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保持了35.11%、41.23%的高增长速度。持续高速发展,带动开发区在全省位次逐年上升,自2005年起连续4年跻身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前10强,2009年全省综合排名上升为第5位,2010年已跃居全省首位。
放大“国字号”效应 抢占区域竞争新优势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同很多地方的省级开发区一样,招远开发区人就怀揣着进入“国家队”的梦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也给了招远开发区人格外的信心。
[NextPage]
回首晋升“国家级”之路,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主任栾立新介绍说:“有国家级开发区这块金字牌子,招远开发区的发展才能有更高的起点,才能有更厚实的基础。2010年5月4日,我们正式向烟台市政府递交升级申请报告,烟台市政府根据全市各省级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将招远经济开发区列为烟台市第一批优先推荐升级的开发区。”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多来,向着国家级开发区的目标,招远开发区人风雨兼程,无怨无悔,奋力前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1年9月25日,国务院批准招远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2012年1月9日,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国家级开发区。
招远开发区为啥要升级?招远市委书记张伟认为,从山东省层面来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需要打造一个蓝色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而招远开发区无论从区位优势还是从产业基础来看,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从烟台市层面来看,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等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区的交汇点,目前已经形成拉动胶东半岛乃至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平台,招远开发区晋升“国家级”,使得烟台国家级园区达到4个,给“三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力支撑。
“晋级‘国家队’,势必能接纳更多的顶级企业。”张伟说,招远开发区升级有利于提升区域的品牌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及聚集吸纳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
另外,国家级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招远开发区将能享受到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并享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提高服务效率。将有利于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开发区,聚集投资,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对于企业来说,政府的办事效率是他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招远开发区管委机关共设“六局一室”,形成了设置合理、运作规范、协调一致的体制架构;同时,开发区享受“定额上解、超收分成”的财政体制,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市行政审批中心也设在开发区,30多个部门统一进驻,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一流软环境。
大开放 大建设 大发展 引领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此外,皮革城创业基地、黄金机械创业基地等9处规模较大、设施配套、管理规范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免费租借场地和办公场所,提供资金支持6000万元,目前已引入博士、硕士、学士毕业生和私营业主创办企业300多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招远开发区正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动力,坚持“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着力培强特色支柱产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招远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服务业新城区、蓝色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大幕已经拉开,招远开发区将扮演什么角色?“招远市将支持鼓励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勇于‘先试先行’,以黄金产业转型为引领,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调整取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向新型产业支撑型经济转变。”招远市市长王光耀介绍说,同时,充分利用沿海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向“蓝色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引进蓝色高端高质项目,重点加快打造临港装备制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涉海服务业“三大百亿蓝色产业集群”。到2015年,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25%,基本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
眼下,总投资69亿元的新轮胎工业园、黄金珠宝加工工业园、国家级电子材料工业园、国大生态工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等五大园区已经完成规划,招远开发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充分挖掘发展潜力,着力强化园区建设。五大园区建成后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特色产业聚集区和胶东半岛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争取到“十二五”末,园区内三大主导产业完成销售收入争取达到830亿元、715亿元和430亿元。
区域竞争中,科技支撑是关键。招远开发区将依托国家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黄金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重要平台,大力引进科研院所和高端人才,完善各种创新服务载体,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争取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6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3%。
与此同时,招远开发区将努力建设绿色家园,推动园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同时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力争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以往,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过了艰苦奋斗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展望未来,晋升“国家队”的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必将高扬科学发展的风帆,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