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威海市将围绕“服务蓝色经济发展、引领行业管理创新”的工作定位,通过加快品牌化、科技化、产业化建设,在转变发展上求突破,进一步增强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支持能力。
一是加快品牌化。利用海带、海参纳入“好客山东三珍”品牌的有利时机,通过展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做好营销和市场开拓工作,推出“威海十大渔业品牌”。在巩固“威海刺参”宣传效果的同时,将重点向企业转移,对冠以“威海刺参”等地域品牌推介产品、走出去开设专卖店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提高企业品牌意识,使地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带动、相互促进,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加快科技化。优化威海海洋研究院共建机制,加强国家海产贝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海参、海带、扇贝、鲍鱼等主导品种育苗、养殖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强科研项目攻关和转化实施,提高科技进步对海洋渔业发展的贡献率。
三是加快产业化。重点培育30家现代渔业龙头企业和100家现代渔业成长型企业,通过产业招商加快引进知名企业,增加新鲜血液,激发赶超活力,形成现代渔业企业集群。加强渔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其在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集聚功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针对水产品市场辐射效应不足的问题,配合相关市区,加快威海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海产品集散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