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布局深蓝 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让日照历史性地站在了区域发展的前沿。布局深蓝,拥抱海洋,伴随着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港口带动战略的实施,日照的蓝色基调越来越浓,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征程,已经起航。
回眸山东省日照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蓝色,成为这个城市最为深刻的记忆。2008年,鲁南临港产业区被列入全省开放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初,“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作为日照城市发展的任务目标提出;2011年2月,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誓师大会召开,日照的“蓝色梦想”一步步变得清晰可见。
抢抓蓝色机遇,日照率先启动了鲁南临港产业区和蓝色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出台了《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意见》。2011年,市委、市政府共安排市级大项目183项,设立了1.5亿元蓝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今年,日照市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已经确定,计划总投资达321亿元。
从两亿吨综合大港,到钢铁、石化、浆纸、粮油加工、汽车等临港产业园区,从日照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到鲁南日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通关,从日照海洋公园成为全国首批建设的国家级海洋公园,到正在加紧建设的中心商务区,从“双十一城”工程的启动实施到滨海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蓝色,正在成为城市的主色调;蓝色经济,正在使日照这个“港口之城”向着“海洋之城”转型。
日照港作为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五年间累计完成投资133亿元,建成了一批世界一流的专业化泊位,进一步奠定了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能源原材料运输格局中的地位。日照港疏港高速建成通车,日照机场规划建设通过专家预审查,日照至仪征、日照至东明输油管线投入运行,一个现代化、立体化的集疏运体系初步显现。
2011年,日照在北京举办了蓝色经济区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先后赴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进行蓝色经济区专项招商推介,共签约大项目78个,签约投资额2464.7亿元。日照国际海洋城项目在新加坡签署了合作开发备忘录,一座面向未来的“海洋新城”,将成为日照“走向深蓝”过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年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先后布局。重点打造钢铁及配套产业、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10大蓝色产业,构建现代蓝色经济体系。冶金、石化、汽车三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和浆纸、海洋装备、粮油加工三个主营业务收入过五百亿元的“六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五年来,日照在创新中舞动蔚蓝,在收获中“走向深蓝”。“双十一城”工程稳步推进,“三带三轴八区”的海洋和产业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国家北方鱼类研究与发展中心等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这些都在昭示着日照蓝色经济已经扬帆起航,正意气风发,稳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