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近海油气开采禁令说起

来源:万 言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6:26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已经使全球的“经济神经”为之绷紧。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的估算,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25%。而油价上涨可能导致的利益失衡,更会加剧国家间的经济摩擦。毫不夸张地说,石油安全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命脉之一。
面对油价高企、通货膨胀率节节上升的局面,美国总统布什6月18日呼吁国会解除已实施27年的近海钻勘石油禁令,以平抑日创新高的国际油价。
据美国内务部推测,美国沿海有180亿桶石油储存量,仅在墨西哥湾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就高达12万亿立方米。但是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美国却并没有急于开采自家的石油,而是进行有限制性的开采。从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逐渐封存了本国的所有油田,并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地下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这是为什么呢?
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生了石油泄漏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个南加利福尼亚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几千只海鸟、海豚、海豹和其他动物因此而丧命。于是,里根任期内的美国国会一方面为了避免海洋污染,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的石油资源,1982年通过了一项法案,冻结美国大陆架沿岸石油开采,规定在美国近海禁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该禁令此后每年延期一次。
1989年3月,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超级油轮“瓦尔迪兹”号在阿拉斯加威廉太子湾触礁,大量原油在海区形成了1公里宽、8公里长的漂油带,污染严重。 1990年6月,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政令,将禁采区域进一步扩大为除墨西哥湾中部和阿拉斯加近海外的所有近海海域,同时把禁令有效期延长至2000年。 1998年,时任总统克林顿又把禁令的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
然而,近年来美国60%的进口石油依赖和居高不下的油价,使美国国内要求解除对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的呼声不断。到今年,是否取消近海开采禁令甚至成为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但是,出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国未来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美国国会拒绝了每一次提议。美国环保组织担心,勘探、开采和炼油设施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破坏美丽的海岸风景,破坏人们的旅游和度假胜地。甚至数个环保组织曾向法庭提起诉讼,指控虽然各石油公司不能到指定的海域开采石油,但他们从事的调查活动也会对海洋生物构成危害。
石油可以进口,环境不能进口。综观美国的石油战略,美国是以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代替了对眼前利益的考虑。长期以来,美国大量从国外掠夺性地“进口”石油资源,加大国内储备量,成为在本土囤积原油作为战略储备最多的国家。正如美国石油公司的老板们所说:“我们一直希望别人开采,送给我们使用。”目前美国的石油47%来自于中东,32%来自于南美,其余来自非洲产油国,本土开采极少。
其实,在各国能源自立还是大量进口的争论中,唯一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国家的最大利益。国家利益就是全体国民的利益,而当前能源、环境恐怕就是很多国家国民最直接、根本的利益。美国在不断要求其他国家增加原油产量的同时,却不允许在本国近海钻探石油的做法,首先既保护了环境,又兼顾了“代际公平”。埋在本国疆域内的石油是跑不了的,先用别人的,关键时刻再用自己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再者,大量的能源储备本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不仅是为了“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在战略上也是对别国的一种威慑、抗衡。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日益紧张,其实在对待石油开采问题上,顺序也体现出战略和意义。比如,是先开采海上还是陆上,是先开采中远海还是近海;在中远海,是先开发争议地区,还是先开发完全控制地区。当然是否开采还需要视国情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一个国家大陆架资源的充分开发,必须要根据国家整体安全利益、发展利益的要求建立长期的海洋战略发展规划,才能最终实现国家能源开发与供应的安全、稳定,这一点毋庸置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