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日前,该中心正式举行揭牌典礼,在全国沿海省市中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它的建立将为天津海域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对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升天津海洋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是国家首批批准的6个省级方案之一,其担负着监测天津海域使用权属、监视监测在建工程用海项目、跟踪监视监测海洋规划、监视监测海岸线及潮间带动态以及核查监视监测等任务,覆盖了天津153公里的海岸线、3000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其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集成现场采集、数据存储传输、信息管理、遥感监测等技术,建立结构完整、技术先进、与海域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业务化体系,形成市区一体、科学规范的网络化海域使用管理流程,掌握全市海域使用实际状况及用海总量动态变化趋势,实现海域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可视化和业务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海域使用数据库、建立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系统、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海域使用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天津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支持下,该中心建设完成了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基础数据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作。
国家海洋局海域司吕彩霞副司长对该中心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是国家海洋局今年的重点工作,更是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海洋局积极支持和响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工作及时到位。天津市海洋局张海河局长表示,天津滨海新区海域开发强度大,海域资源十分有限。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为海域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加强依法管理,维护开发秩序,促进天津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是国家首批批准的6个省级方案之一,其担负着监测天津海域使用权属、监视监测在建工程用海项目、跟踪监视监测海洋规划、监视监测海岸线及潮间带动态以及核查监视监测等任务,覆盖了天津153公里的海岸线、3000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其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集成现场采集、数据存储传输、信息管理、遥感监测等技术,建立结构完整、技术先进、与海域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业务化体系,形成市区一体、科学规范的网络化海域使用管理流程,掌握全市海域使用实际状况及用海总量动态变化趋势,实现海域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可视化和业务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海域使用数据库、建立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系统、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系统、海域使用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天津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业务化。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支持下,该中心建设完成了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基础数据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业务化运作。
国家海洋局海域司吕彩霞副司长对该中心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是国家海洋局今年的重点工作,更是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海洋局积极支持和响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工作及时到位。天津市海洋局张海河局长表示,天津滨海新区海域开发强度大,海域资源十分有限。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为海域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加强依法管理,维护开发秩序,促进天津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