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辽宁填海面积将被控制在18平方公里内。昨日,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杨宝瑞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辽宁省严控海洋环境,海上溢油、海洋核辐射都将列入应急预案内。
“先围堰再填海”防止影响海洋环境
受地域、规划等方面限制,大连等沿海地区纷纷实施“填海”工程,建设新型滨海经济区。仅以大连东港区为例,大连市东港区填海面积达到3.19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星海湾广场的面积,未来将建成商务中心。
杨宝瑞介绍,辽宁省去年审批用海项目33个,审批面积18.6平方公里,其中填海10.9平方公里。而在今年,辽宁省填海工程还将严格控制,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填海工程按照“先围堰后填海”的方式实施。杨宝瑞表示,即按设计要求,先沿海岸线筑坝,将填海的区域围出来,然后向中间填筑石料,这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将减到最小。
填海面积最多18平方公里
杨宝瑞表示,全省今年围填海总量控制在18平方公里。海洋主管部门将对已经开展区域用海的地区实行评估制度,各地区凡区域用海未经过评估或评估结果差的,不得申报下一个区域用海规划。
如果以沈阳奥体中心占地43万平方米计算,辽宁省围填海的控制面积相当于41个沈阳奥体中心。
在严格限定填海范围后,辽宁海岸线修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杨宝瑞介绍,辽宁省在去年投入资金1.47亿元,开展了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工作,大连老虎滩整治修复、锦州大笔架山整治修复、辽西原生砂质海岸整治修复、营口白沙湾整治修复、大连普兰店湾整治修复5个项目顺利实施。
杨宝瑞表示,辽宁今年将在大连、绥中海域新建2-3处人工鱼礁示范区,继续扩大丹东、盘锦海域的人工鱼礁建设规模,用以恢复自然生态,同时还会增加产值。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