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携手广东中大建中国最大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27:14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14日在港宣布与广东中山大学合作,成立中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以在近年白海豚种群数量日趋下降的情况下,研究不同白海豚种群间的关系,制定长远的保育方案。

据介绍,占地1200平方米的基因数据库位于中山大学,是目前中国存有最多基因样本、覆盖率最全面的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共存有120多个搁浅白海豚的内脏、皮肤及牙齿等样本,分别来自广东、广西、福建及香港等白海豚热点水域。

中山大学提供的研究显示,内地多个地区的白海豚种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由于珠江口(包括香港)白海豚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导致其环境适应力低,增加了受生态污染而染病的可能性,因此其后代存活率或低于正常水平。如果栖息环境改变或遭破坏,白海豚种群的未来将非常严峻。

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贾力诚表示,预计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正以每年246%的幅度下降。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共有57条中华白海豚在香港水域搁浅,大部分被发现时已死亡。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副总监吴守坚表示,这些数字和预测是一个严重的警号,凸显了保育中华白海豚的迫切性。我们制订了中华白海豚保育的五年计划,希望透过协调邻近水域的中华白海豚工作,包括统一科研技术、人员培训及公众教育等,对不同种群的中华白海豚制订保育策略,以确保白海豚的可持续性。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由香港海洋公园于1993年成立的“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及2005年成立的“香港熊猫保育协会”合并而成,重点保育中华白海豚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自成立以来,保育基金共资助了50项中华白海豚保育项目,涉及款项逾610万港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