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围填海项目大增 10余村庄被海潮严重侵蚀
记者从1月11日召开的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获悉,近年来,海南围填海项目大增,主要用于工业项目建设、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休闲渔业等,海洋功能区划实施面临挑战,局部海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全省沿海海潮侵蚀较为严重的村庄达10余个。
2011年10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赴儋州、澄迈、乐东3个市县,对近3年来海南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办法》等情况进行调研。2010年下达海南围填海年度计划指标720公顷。全省共审批围填海项目25宗,批准围填海面积714公顷。2011年国家下达海南围填海年度计划指标800公顷,省海洋与渔业厅正在研究拟定2011年度围填海年度指标安排计划,全省尚未审批一宗填海项目。
经调研,海南全省围填海项目大增,海洋功能区划实施面临挑战。从近期围填海需求情况来看,仅2011年上半年,全省提出的围填海建设项目和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共33宗,申请围填海指标已达到3359公顷,其中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有3宗,填海面积2287公顷。这些填海项目的用途主要包括工业项目建设、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渔业基础设施、休闲渔业等。综合来看,这些围填海项目中,除了工业、交通、渔业基础设施、休闲渔业等项目外,旅游娱乐项目大多过于分散、类型相近,规划布局随随意性较大、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不符合全省节约集约用海的原则。这些急剧攀升的围填海用海需求,对我省的海洋海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检查组发现,虽然海南海洋环境总体良好,但局部海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潮侵蚀现象较为严重。如乐东龙栖湾岸滩被海水侵蚀,岸线在11年时间内后退了约200米,数十间房屋被毁坏,且被侵蚀的岸线距离西线铁路最短距离仅50米,已经威胁到铁路安全。全省沿海海潮侵蚀较为严重的村庄有10几个。
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建议,对于涉及到岸线的用海项目,既要保证其有序实施,也要顾及海滩的公众性和公益性,避免出现“围海”现象。积极推进海域使用权配置的市场化运作,建立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提高海域资源使用效益。要尽快建立适合海南省情的海域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市县海洋环境监测站。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