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信息 与中美之间的全球战略博弈相比,中日之间的海上对抗蕴含着过多的历史、地缘及现实因素。延续百年的海军仇怨、钓鱼岛主权归属、东海海域划界以及日本军事干涉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的可能,使得中日海上对抗具有更多的现实性。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海军逐步走向远洋的同时,日本并未放松对中国数十年的海上封锁政策,反而针锋相对地以此作为扩军备战的理由。
按照2010年“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日本海上自卫队进一步加强在宗谷、津轻、对马海峡和东、西南航线的海上兵力部署。航空自卫队也将提高两翼机动、南北增援的对海远程作战能力,继续大幅度扩编第1空降旅。
2011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型驱逐舰达到30余艘,2700吨级以上的先进常规潜艇接近20艘。加强机动作战能力,以应对“岛屿侵略”、“加强周边海空域警戒监视”,并对日本西南“离岛”安全给予高度关注,推动由“北方守备”向“西南警戒”转变成为日本新的军事战略方针。日本的整体军力正在向着合成化、机动化、进攻化方向加速推进,“本土防卫”早已被抛弃。
对于中方舰艇的正常海上活动,日本舰机不顾《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频繁实施危险抵近侦察和跟踪,并对钓鱼岛、东海油气田群附近海域的中方舰艇、飞机之间的通讯信号、雷达频率等进行电磁监测,对重要目标精确测向和定位,引导海上自卫队舰艇实施跟踪、干扰甚至拦截。可以说,日方如果仍一意孤行,那么积聚已久的中日海上军事危机压力将很可能面临爆发的危险。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