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坚持开源节流保耕地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0:51 

刘树亮

把坚守红线作为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山东省潍坊市辖4区、6市、2县,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综合保税区,面积1.61万平方公里,人口908万,是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潍坊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叠加区。

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潍坊市深刻体会到,要破解“两难”局面,必须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

近年来,潍坊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坚守红线作为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做到了“三个到位”。

责任落实到位。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市及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国土、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每年都专门召开会议,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每年省长与市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后,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意见和措施,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政府“一把手”是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把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作为考核一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县、乡、村、户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责任目标落实到了每一个地块和具体责任人,各县(市、区)与农户新签订和重新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6万余份。市国土资源局作为主管部门,一直把完成责任目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目标分解落实,每一项指标都有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坚持日常巡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坚决查处违法占地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严肃追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

规划落实到位。为了执行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耕地保护各项指标任务,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必须严格实施规划,城市建设、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用地审批等土地利用活动必须服从规划。建立了发改、经信、国土、财政、规划、监察、住建、农业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对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用地定额指标、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预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投资强度偏低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

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到位。对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严格落实“先补后占”规定,做到先补划后报批。市及各县(市、区)全部设置了补充耕地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补充耕地项目的位置、质量、产出效能进行全面监管,切实解决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的问题。市及各县(市、区)认真组织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立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库和耕地储备库,制定实施《潍坊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十三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报批、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后期管护和资金管理等工作,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和质量实施。“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规模106万亩,实际完成新增耕地面积18.17万亩,保持了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潍坊市认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牢固树立“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用地理念,坚持走以存量换增量,以节约促转型的内涵发展路子。坚持严控、聚集、优化、嫁接、拓展五措并举,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市每年挖潜盘活低效闲置土地1.5万亩以上。

“严控”,就是严格审批,控制项目用地。强化规划计划管理,从源头上抓好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供地门槛,实行“选商引资”,对投资额度低于1000万元、建设规模小于10亩的单体项目不再供地;对“两高一资”项目不供地,对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优先供地。

“聚集”,就是通过用地布局集中,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引导农民住宅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向统一办公区集中,推进工业项目向依法批准的开发区集中。结合潍坊实际,建设了行政审批“阳光大厦”,对分散办公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办公,腾出市区黄金地段的土地967亩。寒亭经济开发区的国立高科技产业园,用地309亩,容积率1.2,目前已有27家企业入驻,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优化”,就是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供地政策上向依法批准的园区倾斜,向扩内需项目倾斜,向重要招商引资项目倾斜,向保民生促就业项目倾斜。诸城市对1997年以来用地10亩以上的工业项目进行拉网式清查,政府通过增加赋税等方式,让企业主动交出低效利用的土地,然后优化整合土地资源,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在用地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的高新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每亩土地投资强度800多万元,生活配套区建筑容积率达1.75,厂房区达到2.67,节约集约用地带动了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嫁接”,就是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将低效利用土地、破产企业占地、工矿废弃地等“死地”,通过市场机制,作为新上项目建设用地,使“死地”活起来。青州市变废弃矿山为宝,整平矿坑4800亩,建设工业企业76家,实现主营收入50亿元,利税达4.5亿元;坊子区利用废弃矿区1000亩,投资15亿元,建设名牌折扣店,为工矿废弃地的综合利用找到了新路子。

“拓展”,就是将城市平面扩张与立体发展统筹布局,提高用地效率。推行“五个要地”的节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向旧村庄要地;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向老城区要地;加快“退城进园”步伐,向老工厂要地;盘活闲置土地,向低效用地企业要地;加大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向立体发展要地。潍坊市在中心城区利用沿白浪河的68亩“边角地”,投资6亿元,开发建设了“潍一广场”,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在提升原绿地广场功能的同时,地下开发3层,集运动、休闲、餐饮、文化、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收到了“一层变四层”、“一亩变四亩”的用地效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