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1:3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虽然已是冬季,但青岛董家口港依然是一片忙碌,陆上挖掘机“长臂”伸缩,海上大小船只来回穿梭。记者眼前,总投资38亿元、国内首个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正在紧张建设中。

董家口港不淤不冻,建成后年总通过能力达3.7亿吨,将成为我国最大面积的深水港区、大宗战略物资集散中心和能源储运中心。发展前景如此美好,国内外项目纷至沓来。目前,该港区已进驻项目19,总投资额超过700亿元,其中LNG接收站等8个项目为世界500强企业投资。

董家口港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港口建设的一个场景。在全省3345公里海岸线上,董家口港、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等68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现在,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正在逐步成型。

蓝色经济区建设时不我待。2011,我省统筹海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1,在山东半岛,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胶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荣乌高速东营段建成通车,滨海高等级公路、济南-滨州-东营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德大铁路全线路基、桥涵开工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获批,青荣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烟台潮水机场建设稳步推进,东营机场4D级改造全面完成。山东半岛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已经渐渐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交通网络体系之外,山东加快构建水利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2011年我省开工建设利北等5个平原水库,新建防潮堤50公里、改造加固防潮堤45公里。目前,黄岛-潍坊、莱州-昌邑输油管道基本建成,南水北调胶东调水工程加快推进。立足陆地,面向海洋,发展壮大现代海洋产业,蓝色经济区产业发展有了切实的保障。

基础设施先行,蓝色经济区百业兴。从去年6月胶州湾海底隧道开通到现在,隧道车辆通行量达到了290多万辆。畅通的交通带来的不仅是人流、物流,更带来了财富流,青岛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有了安全的电力、煤炭等能源保障体系,山东半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步伐加快。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类园区发展日新月异,产业集聚发展的承载力明显提升。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有省级以上各类园区68,其中国家级16个。我省着力加快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和青岛中德生态园、日照国际海洋城、潍坊滨海产业园中外合作园区等“三区三园”建设。现在,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已完成规划编制,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已经引进90多个过亿元的大项目;日照国际海洋城已完成产业规划和概念性规划,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滨海产业园正在编制发展规划。

一年前,寿光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还是一片荒碱地。一年时间里,这个开发区先后投资15亿元,新修道路50公里,完成绿化200万平方米,铺设各种管网30公里,配套面积达40平方公里。现在这里已开工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40,成为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项目的沃土。

基础设施建设关系长远。2012年是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统筹规划,一体布局,协调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未来无限美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