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称霸资本崛起与中国难和睦相处

来源:参考啊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2:07 

阿联酋《海湾新闻》1228文章,原题:构筑亚洲新秩序应对中国霸权 亚洲的经济动态开始向地区的外交看齐,特别是在事关安全的地方。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将其回忆录取名为“创世亲历”,该书描述了二战后全球安全秩序的产生。实际上,我们现在可能正“亲历创世”。但这次,正在创建的是亚洲安全秩序。

安全已成为地区最重要的议程,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崛起,还由于西方撤离阿富汗将给亚洲安全留下大缺口。地区国家逐渐构筑合作框架以推进安全。例如,澳大利亚一改政策,同意向印度出口铀。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宣布向澳北部驻军。没有人明确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可以说它们具有战略上的关联:澳寻求与美国和亚洲另一大国印度加强关系。此外,印美也在与日本加强战略关系,不仅仅是双边,还有非同寻常的三边。美国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称这可能“改变国际体系”。

迄今,印度与日韩的安全关系相当有限。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印日已同意在“海上安全问题”和“维持海上运输线安全以促进贸易畅通”方面合作——显然,矛头指向的是中国。这种新事态肯定会令北京不安。中国的咄咄逼人(目前主要在该国对南海主权要求方面)敲响警钟,令外界意识到,若中国有力量确立地区秩序,那将是怎样的秩序。

美国作家罗伯特·卡普兰认为:“印度洋是中美太平洋竞争及中印地区竞争的交汇处……”印度和中国都想成为地区主导国家,都想保障能源安全。这迫使两国谋求更大的海上安全。

但印度显然更有优势,从其最近的“东进”政策来看,印度不仅能跟美国,还能与地区其他主要国家发展安全关系。印度问题分析家斯蒂芬·科恩说,印度官员认为,印度跟美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地盘,地处喜马拉雅山与浩瀚的印度洋之间,因而具有称霸和超然的资本。冷战时期,这意味着不结盟,如今则意味着印度人以崛起中的国家自居。

然而,问题是,中国也是这样看自己的。所以,这两个亚洲巨人如何做到和睦相处,不侵蚀对方的空间呢?迄今的反应一直是(印度在)构筑一个没有中国参与建设的地区安全格局。事情不必如此,但除非中国改变对邻国的态度。不然,其领导层会亲历一个他们不喜欢的地区秩序的创世。

西方挑拨中印关系 企图让两强相争两败俱伤

近期,《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等欧美媒体频繁煽动中印“不和”,这些报道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类:一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挑拨中印关系;二是渲染中印印度洋之争。重弹中国构建遏制印度的“珍珠链”老调,鼓吹美印合作抗衡中国在印度洋存在;三是继续炒作边界、涉藏等中印历史遗留问题。

上述论调同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媒体借南海问题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中“打楔子”如出一辙,都是“中国威胁论”不同形式的翻版,本质上源于西方对中印关系的复杂心态。受金融危机冲击,西方经济还在步履维艰地走向复苏,中印经济增长率已达到8%9%,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在新兴大国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深入。这使得“指点江山数百年”的西方世界难以接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的现实。因此竭力通过各种手段刺激中印关系敏感神经,揭中印“伤疤”,企图造成两强相争、两败俱伤的局面,打乱中印关系发展的节奏和势头,从而达到以印制华的目的。

中印之间的确有些尚未解开的“疙瘩”,边界、涉藏等历史遗留问题不时对两国关系形成干扰,贸易不平衡、投资准入等现实分歧逐步显现。两国政府近年通过各种对话、磋商机制在加强沟通,积极寻求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取得了显着进展。但解决两国的摩擦分歧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再加上双方民众、媒体的交流不足,存在理解鸿沟,特别是印度一些对华强硬派固守冷战思维,对中国发展心存疑虑和戒备,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加上媒体跟风炒作,对中印关系发展大局造成干扰。

然而,中印之间的渊源和情谊远比那些矛盾和冲突要多,友好合作的空间与互利共赢的前景十分广阔。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中印关系的大方向,努力做大合作蛋糕,妥善处理两国间的摩擦分歧,不让这些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发展大局,西方媒体无论怎样挑拨离间都难以对中印关系形成干扰。

中国和印度都有被列强欺凌的历史,也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都在加快国内建设,努力实现繁荣富强的梦想。中印的共同利益有目共睹,合作双赢的前景不言而喻。21世纪被称为“亚洲世纪”,如果中印两国共同致力于睦邻友好、互利合作,而不是相互猜疑、相互戒备,这不但是中印两国25亿人之福,更是亚洲之福、世界之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