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国防大学校长、退役空军上将夏瀛洲日前因为一句台军、共军都是中国军队,被台湾深绿媒体穷追猛打,马英九也一度说重话。在2012大选前夕,夏瀛洲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虽然他和宋楚瑜是很好的朋友,但站在大是大非的立场,个人的恩怨不能相提并论,他还是全力支持马英九连任。
夏瀛洲告诉中评社说,马英九曾亲自走到他面前,告诉他委屈了、委屈了,几天之后,在一个马英九宴请上将的场合,包括郝龙斌和许历农也都在场,马英九要他不要放在心上,他向马英九报告,早就已经放下了。
我们认为,夏瀛洲事件发生之后,饱受美国压力的马英九大为光火,一时震怒,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处理夏瀛洲及其退役将军。但是在内外舆论的劝解之下,马英九清醒过来,采取了妥善的对策,安慰军中老将,向夏瀛洲赔礼问好。这样做是对的,是有效果的。否则,让蓝营最坚定的支持者全部寒心,这场选举是不必搞下去的了。
在此,我们要高度肯定夏瀛洲,能够站在大是大非的立场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他说,马英九上台之后,两岸关系大幅向前推进,处于60年来最好的时刻,包括ECFA的签署和开放陆客来台,对台湾的经济非常有利,如果国民党能够继续执政,两岸关系一定会比现在还好,一旦民进党重新执政,不承认九二共识,一切都谈不下去,台湾的经济一定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且势必回到过去剑拔弩张的情况,绝对不是大家所乐见的。
看得出来,夏瀛洲格外珍惜马英九带来的两岸和平局势。
在两岸关系中,武将不言战,是两岸人民的幸福!
不识大陆的庐山真面目 至今困扰台湾
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汤绍成在《中国评论》月刊十二月号发表专文《特例与逆喻--正视大陆的发展》。作者表示:随着1990年代以来大陆的崛起,西方政治家和学者先提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机会论,最后又提出中国责任论等等。大陆的发展现状,意即繁荣发展的共产主义政权,已成为一些西方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与大陆合作还是对抗?时常面临决策的困境。也许心理学中“认知的不协调”(cognitive dissonance)概念可以做出解释,就像一个染上烟瘾的人,深知吸烟的危害,但他仍然为吸烟辩护而不面对现实,因为接受事实意谓着否定自己。
该文章总结说,因此,若以西方的标准来批评大陆的发展,不但会产生偏差,甚至是不道德的。由于两岸长期对抗,相互攻讦,习以为常,如今两岸和解,差异缩小,台湾人自然应当正视大陆的发展,以及其国际的作为,否则错估形势,必将自食其果。
我们认为,不识大陆的庐山真面目,至今依然困扰台湾。
因为台湾存在分离因素及台独意识,导致台湾的意识形态呈现极端结果,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这样的话,台湾的社会舆论就很难做到公正地看待大陆。
再加上西方舆论对台湾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通过亲近西方来拉开与大陆的距离,是台湾很多知识分子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心态。见不得、听不得大陆好,这样的西方意识,同样笼罩台湾。
记得早期大陆开发浦东的时候,身为台湾领导人的李登辉就公开说,浦东的楼这么高,会塌掉的,台湾社会竟然就有人信。这样的悲哀,至今未有散去。
不能够客观地、深入地、公正地认识大陆、评论大陆,不愿意面对大陆高速发展的现实,当然不损害大陆一点什么。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损害的必然是台湾自己。
两岸关系又变成双输的关系?
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也就是不承认“一中各表”,那么是否代表蔡英文要延续民进党的台独主张呢?如果没有“九二共识”的基础,过去两岸签署的17项协议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就算大陆不中止ECFA,他们只是延缓ECFA的协商,对台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陆担心民进党政府藉着与其他国家协商FTA,进行正名或台独,大陆方面会放心让民进党政府与其他国家洽签FTA吗?还记得在陈水扁执政时期,我们想要以“台湾”的名义与新加坡洽商FTA,而遭到新加坡政府拒绝的历史吗?
我们认为,旺报社评提出的问题很沉重,这不仅仅是蔡英文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大陆正在思考的问题。
如果蔡英文当选,按照大陆目前的意思,蔡不承认“九二共识”,且坚持台独主张,大陆就不会与蔡打交道。那么,两岸绝对面临僵局。这个时候,民进党政府想要有作为,比如要在国际空间上做一点事,大陆怎么对付?就如该社评指出的那样,民进党政府藉着与其他国家协商FTA,进行正名或台独,大陆要怎么办?
我们认为,对此大陆没有什么办法,除了抵制与施加压力之外,又能如何?结果就是,历史回到2008年以前,两岸关系又变成双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