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扎实推进走出去战略 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8:5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资源小省、经济大省的省情作出的重大举措。近年来,该省各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走出去”,与外省、区资源优势优化互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有效地化解农业资源瓶颈制约因素,全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绍兴市越城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市提出的农业“走出去”战略方针,积极鼓励、引导和推动有实力、有优势的渔业专业大户、工商业主和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实现有限区域、无限发展,寻求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全区累计“走出去”渔业承包经营面积106.8万亩,相当于该区渔业面积的100倍,占绍兴市“走出去”渔业经营面积的56%,总收入达3695万元。

绍兴市越城区“走出去”渔业通过制订引导政策、搭建发展平台、组织技术服务等工作措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输出资本、种子种苗、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到区外建立水产品生产基地,既有效地利用外地优越的渔业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又推进了本地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加了两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双赢互利、共同发展。在调查越城区走出去渔业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该省走出去渔业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影响走出去渔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在政府层面上协调不够。“走出去”农(渔)民出于自身的素质和知识面,对外省的一些渔业条例和规章制度了解不全,缺乏协调能力,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纠纷。二是“走出去”渔业中大水面经营水平还处于低水平,采取捕捞为主,增殖为辅的经营方式,经济效益难以得到较大提高。三是技术支撑不足,仅靠自已的老经验和“娘家”技术已经难以为继,经营的风险不断增大。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发展该省“走出去”渔业的成果,使“走出去”渔业走得更远、更多、更好。根据“走出去”渔业的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间协调,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政府间的协调,特别在“走出去”渔业发展快的市、县,落实“走出去”渔业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对外协调,并在信息、金融、保险、法律、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更为全面周到的服务。可以建立“走出去”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强化跨区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考核,总结推广专业合作型、龙头带动型、股份开发型等三大经营模式。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典型介绍、表彰先进等活动,从而形成了农业“走出去”发展的良好氛围。

2、成立“走出去”渔业协会。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成立“走出去”渔业协会,提高“走出去”农(渔)民组织化程度,同时也为“走出去”农(渔)民提供一个交流、培训和对外协调的平台,不断提高“走出去”农(渔)民渔业技能和维权意识,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

3、溶入当地社会,创建和谐的发展环境。“走出去”渔业业主和从业人员一是要重视两地的文化差异,增加与当地群众沟通和了解。二是要了解和学习当地渔业法规和产业引导政策,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参与当地的一些政治、经济、社会公益的活动,获得当地的肯定和荣誉,达到双赢的目的。三是要加强了与当地资本的合作,充分利用合作者熟悉当地环境、政策、市场以及销售渠道等有利条件,减少了各种干扰,降低了投资风险。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走出去”渔业业主和从业人员当地社会融为一体,为“走出去”渔业创建和谐的发展环境。

4、立足眼前,着眼长远,多业并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出去”渔业中经营的大水面承包期都比较长,因此要坚持市场导向和优势开发原则,整合省内、省外的技术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制定科学的捕捞强度和放流计划;同时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建设苗、种养殖塘等配套设施,扩大精、围养区域,朔造产品品牌,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到集约式转变,使资源输出地渔业产业的得到长远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走出去”渔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目标。

2006年5月12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