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勒紧围堵中国锁链结论太草率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6:00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1219文章,原题:美国大选前处境微妙的中国威胁论 回顾媒体今年有关亚太地区的报道,你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已勒紧围堵中国的锁链。

通过11月的亚太之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成为“胜利者”。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对中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措辞强硬。一些中国评论家也发现,美国倡导的TPP弥漫着一种反华情绪,并有意将中国排除在外。

美国在澳大利亚驻军被描述为华盛顿在该地区增加军事基地。实际上,美国在澳获准使用的只是训练场而非军事基地,鲜有提及的是首批派驻军队仅为250人,未来也只是计划增加到2500人。此外,澳中两国距离遥远和美国在澳驻军不可能在未来任何对华冲突中派上用场的现实,也使所谓“反华基地”的说法不攻自破。

东亚峰会提及南海问题,引发又一轮有关美国率领该地区与中国对抗的报道。奥巴马派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的决定,则被描述为美意在迫使中国丧失最亲密的盟友之一。稍加分析就可发现,缅甸变化的推手实为国内因素,并非美中新的战略大博弈。

普遍看来,媒体报道过于强调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竞争。其实,美国无非是经过十多年相对冷落之后重新与亚太地区加强联系。但缺乏中国的合作或默许,长期困扰该地区的领土、核扩散、军事、经济或其他问题,都将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冷战言论不合时宜,因为该地区现状不具冷战性质。该地区贸易和投资活动蓬勃发展,大量游客和留学生在各个国家间相互流动。

但这关乎政治。随着明年各国家或地区即将举行选举,2012年将成为政治敏感年。实际上,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早已纷纷对中国指手画脚。奥巴马在夏威夷就贸易问题发出的强硬措辞表明,他不愿在中国问题上饱受指责并陷入被动。 对美国外交官员而言,最有效的做法是间或敦促中国收敛本国行为,并使中国官员及领导人相信,尽管(反华)言论甚嚣尘上,但美国依然重视对华合作。

美国想要围堵中国?并非易事一件

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美国一直心存疑虑,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始终没有放松警惕,遏制中国的欲望显得越来越强烈。美国虽然知道,中国的发展是难以阻挡的,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必然对任何国家的强大都保持警惕。美国对华战略的目标就是防止强大后的中国对美国形成威胁。为此,作为预防性措施,美国近年来极力拉拢盟国,企图说服这些国家与美国一起围堵中国,拖延和抗衡中国的发展壮大。

·“亚洲北约”说说而已

近年来,在美国有关官员和学者中早就流传关于“亚洲北约”的说法。虽然这一构想的目标是稳定亚洲局势,平衡亚洲的力量,但实际上主要是防止中国崛起后成为亚洲地区的“负面力量”。然而,中国不是二战后的苏联,除了个别国家外,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心目中,中国并不构成威胁。相反,中国的飞速发展给亚洲各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因此,美国要想组织一个针对中国的“亚洲北约”,并无政治基础和现实可能。虽然,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近年来进行定期安全对话,并将中国问题作为主要议题,今年又将这种对话升格为外长级,但三国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亚洲北约”的构想只是说说而已,即使从长远看,也不大可能成为现实。

亚洲不会随美起舞

环顾当今亚洲的地缘政治,中国扮演着和平与稳定的重要角色,亚洲各国不是排斥而是倚重中国的这一角色。就以澳大利亚为例,虽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重要而可靠的盟国,但在对华政策上美澳并不一致。在318举行的美日澳三边安全对话前,美国国务卿赖斯发表讲话,希望日澳在对付中国崛起的问题上与美国站在一起,但澳外长唐纳却赞扬中国的和平发展,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亚太地区将产生积极影响。言下之意,对中国没有必要加以遏制。可见,虽然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可靠盟友,但并不认同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

·反使美国自我孤立

当今世界,国家利益是主导各国对外政策的头号因素。美国与很多盟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美国出于维护本国霸权地位的需要出发,极力遏制中国的发展,而美国的多数盟国并没有这种战略需求。相反,中国的崛起已给它们带来了极大利益,自然也就没有动机在遏制中国方面听从美国的指挥棒。不仅如此,已经有迹象表明,正是遏制中国的政策,使美国与一些盟国的关系出现了疏远,如美国与韩国的关系近来出现某种程度的紧张,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就是原因之一。因此,美国要想围堵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