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科技大腕 加速转型升级

来源:佛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6:21 

2001年顺德区政府牵手中国工程院,组建全国首家县级院士决策咨询机构中国工程院(顺德)院士咨询活动中心,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个年头。

十年来,来自中国工程院的400多名院士、专家到顺德活动,建立了5家院士工作室和3家院士工作站,已经成为通过产学研带动产业升级的典范,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顺德制造迈向顺德创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字家庭涵盖的家电种类很多,家电之间互通互联要通过标识认证。我们恰恰处理不好认证难题。” 美的集团研发人员王斌将这个阻碍顺德智能家电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抛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

广州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玉听后轻松一笑,说:“这个问题很好办。我有个老朋友专门搞标识认证,他能帮你们解决。”

孙玉当场拨通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广州分中心高级工程师林鹏教授的电话,为企业牵线搭桥。顺德家电企业当即决定下周一组团拜访林鹏教授,求解标志认证难题。

这是昨天发生在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召开的“对话院士”座谈会上的生动一幕。2001年,顺德区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合作组建全国首家县级院士决策咨询机构中国工程院(顺德)院士咨询活动中心,十年来共引进400多名院士、专家到顺德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顺德制造迈向顺德创造。

院士帮企业解难题提升附加值

院士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在顺德已经不是新鲜事。

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早年发现保鲜膜的保质期短,一过期就容易滋生细菌,无法使用。如果能延长保质期,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而且会有很大市场。如何突破技术难题?德冠公司在院士活动中心的牵线搭桥之下,与中国工程院徐端夫院士合作完成“高性能BOPP保鲜膜研究”,项目投产后产品附加值提高10%~20%,年创利税达200万元。

广东鸿昌化工有限公司和中科院王佛松院士合作开展健康型建筑内墙乳胶漆产品研究、单组份耐蒸煮凹版复合油墨研究、环境友好型划痕自修复功能性木器涂料研究,研究成果产业化后,近几年累计销售额超过1.8亿元。尝到甜头的鸿昌公司,后来又与唐孝炎、周其凤、刘鸿亮等两院院士合作实施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中国工程院(顺德)院士咨询活动中心秘书长曾利平介绍,中心充分利用院士智力资源,积极引入院士及其团队的科技成果,先后组织了机械装备及模具、新材料、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生物医药等多个专题的院士顺德行活动,积极促进顺德企业与院士开展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院士活动中心自2001年成立至今共举办了110场学术报告会,其中包括12场科技成果发布会,18场专题技术座谈会和11场重大项目论证会,参会人员超过13000人次,先后超过400名院士、专家到顺德开展学术活动、调研活动和经济发展咨询活动等,促成项目对接400多项,项目合作70余项,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

在顺德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政策扶持下,顺德企业也热衷于有问题向院士求助。仅仅在2009年由院士活动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科学与中国”活动中,顺德企业团就携90多家企业398项技术需求,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多所下属研发机构,开展项目对接活动,最终具体落实了7个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500万元。

院士工作室创新合作模式

125日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顺德)院士咨询活动中心10周年庆典上,广东盈然木业有限公司、北滘医院分别与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钟世镇院士合作建设的院士工作室共同举行颁牌仪式。

广东盈然木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梁志华介绍,盈然是国内领先的木地板生产商,但是部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不高,制约了产能和产品品质提升,而尹伟伦院士是原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他率领的团队在木材加工、木工机械两方面的经验都挺丰富,公司希望能与尹伟伦院士合作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代表中国木地板行业赶超欧美。

北滘镇医院将与钟世镇院士合作研发手术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北滘医院副院长陈瑞新表示,顺德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市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较高,北滘镇医院作为一家镇级医院,人才、资源有限,要满足市民需求,只有借力院士等高端人才。建立院士工作站,有助于医院与院士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一步合作将利用钟院士团队开发的模拟病人培训医生,让北滘镇医院医生通过电脑模拟手术,积累经验,迅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市场化改革较为彻底的顺德,一早就将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发挥院士团队的核心创新能力优势,顺德大力支持院士与区内骨干支柱企业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企业院士工作室建设。目前顺德已成立5家院士工作室和3家院士工作站,正在实实在在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广东科达机电公司与李培根院士合作建立李培根院士工作室,开展“生产组织流程的分析与控制研究”项目,为企业建立健全的车间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减少库存占用资金、缩短主生产计划编制时间、提高产品按期完工率和缩短交货期、减少废品率、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项目预计每年为企业带来约2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依托这些高端智力资源的平台,顺德企业积极引进高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顺德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国内50多所高校、40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白色家电产学研联盟、机械装备产学研联盟、企业专利联盟等实体,促进了高校成果与产业的对接,提高了顺德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顺德专利申请量、预授权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同级区域前列,顺德高新科技企业产值占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院士充当企业政府智囊

昨天上午,刘颂豪院士、中国OLED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金鑫等专家与勒流灯具企业家座谈,探讨从传统照明产业到LED产业的转型发展思路。

刘颂豪介绍了目前国内LED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前景,并建议企业要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话语权。

顺德区明亚斯电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显荣说,公司从今年2月开始涉足LED照明领域,院士介绍的信息很“解渴”。广东星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开发部经理戴智明则表示,之前在观望,听了权威专家的介绍,坚定了转型信心。

十年来,顺德院士活动中心充分发挥专家群体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优势,引进院士充当顺德政府、企业的智囊。顺德先后组织院士专家对顺德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城市建设、电子太阳能电池项目等十一个重大项目进行方案论证,专家们的评估意见为顺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指引。中国工程院“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调研组,还深入顺德企业调研,编制完成《顺德地区制造业调研报告》,深入剖析顺德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顺德产业发展提出建议。顺德正在着力推进的中国南方智谷,规划阶段就经过了中科院院士段正澄等专家的论证。南方智谷启动一年,效果明显,已吸引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中山大学、美国卡内基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签约设立研究院。

顺德区区长黄喜忠表示,顺德将进一步强化创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顺德产业由数量取胜向质量并举转变,由顺德制造向顺德创造转变。期望顺德院士中心为顺德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顺德区也会为人才引进和培育创造更好的环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