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湖三圈” 规划87项目
本报讯 记者李丹丹报道 在昨天举行的“十二五”滇池治理工作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表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初稿已完成。“十二五”期间,将规划实施87个项目,滇池治理总投资将达420.14亿元。
张祖林说,2009年10月,昆明率先谋划,提前启动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招投标选定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规划的编制单位,并联合北京大学、云南省环科院、昆明市环科院组成课题组。2010年初,完成规划初稿,6月,赴京听取了刘鸿亮、任阵海、孟伟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一批国内环境保护领域知名专家的意见。
2010年3月,国家环保部、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发文启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滇池作为国家重点流域整治的组成部分,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改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制。目前,初稿已经完成。按照规划,将以实现滇池水质好转为目标,以超出滇池流域视野,优化配置水资源,构建滇池流域的可控可持续的健康水循环系统。实施“一湖三圈”(即:湖体,生态防护圈、引导利用圈、水源涵养圈)分区控制,区分不同类型的污染治理单元。
在平水年条件下,2015年滇池外海水质将明显改善,确保达到Ⅴ类标准,力争达到Ⅳ类;滇池草海各项指标大幅下降,优于河流Ⅴ类标准,总氮指标力争控制在每升4毫克以内。松华坝水库、宝象河水库、柴河水库、大河水库、双龙水库及洛武河水库水质保持在Ⅲ类水以上,自卫村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大幅度改善,除季节性断流的河道外,大部分河道确保达到Ⅳ类,力争Ⅲ类标准。
根据滇池流域汇水特点,将滇池流域划分为草海和外海控制区,分为7个控制单元,其中草海的陆域和湖体2个控制单元;外海的北岸、东岸、南岸、西岸和湖体5个控制单元。
规划提出实施87个项目,分为“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五大类项目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总投资420.14亿元。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26项,规划投资173.25亿元;工业污染防治项目2项,规划投资1.35亿元;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9项,规划投资5.98亿元;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4项,规划投资236.49亿元(其中,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56亿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6项,规划投资3.07亿元。
主流
声音
咬定目标 铁腕治污
本报评论员
实现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在“十二五”期间,让滇池高原明珠重放光彩。
刚刚结束的云南“十二五”滇池治理工作会分析了当前滇池流域水环境防治的形势,明确了滇池污染防治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将对“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及生态恢复产生深远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做好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就必须坚持继续推进实施环湖截污和交通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生态清淤工程和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工程。努力实现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共同推进转变、实现从外源治理为主向内源削减为主的转变。
做好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就必须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按照“一个方针、一条规律、四条原则、四个坚定不移、六大体系、四个转变”的思路,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扎实的举措、更严格的要求,加大控源截污力度,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河道、排进滇池。
总之,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全体人民共同的努力,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滇池流域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昔日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池,以及蘋天苇地、翠羽丹霞、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美丽容颜才会回到我们面前。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