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財富往紐約記者王鑫 美国《世界日报》13日发表社论说,在这次欧盟峰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德法两国。对于德国的积极领导,各国舆论出现了抨击的声音,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第四帝国”的崛起。德国是有成为欧洲霸主的大国梦,但是,今天的德国是以其强大的经济,以及恪守纪律吃苦耐劳著称,她在欧洲整合的过程中,将会发挥 经济领袖和管理领袖的角色作用,而不会是希特勒主义在新形势下的死灰复燃。
文章摘编如下:
全球经济在年底前震荡不休,美国复苏缓慢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原因,但欧洲债务危机依然是问题的症结。众所周知,希腊和意大利的总理易人,只能带来一些政治上的气氛,欧盟和欧元区能否真正排除隐患,走出目前的困境,继续发挥区域整合的影响力,以及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与 北美和亚太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仍然需要机制上的重大改革。
在这次欧盟峰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德法两国,虽然因为英国的反对,没有达成修改欧盟《里斯本条约》的目标,但却成功说服除英国以外的欧盟国家,未来缔结政府间的新条约,执行严格的预算政策和改善债务结构,以强化财政纪律,这个新财政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将预算平衡法则纳入本国宪法,一旦违规,将 自动受到惩罚;各国预算草案必须提交给欧盟委员会进行审查。这就是一帖为欧盟“治标治本”的全面方案。
全球市场对这个峰会结果,显然持赞赏的态度。但是,国际舆论的焦点,则聚焦在英国、德国和法国,因为他们是欧洲的核心。
虽然英国人全面支持首相卡麦隆对欧盟说不,但英国成为欧洲“孤儿”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在历史上,大英帝国曾经是欧洲的核心,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独立坚持,对拯救欧洲事关重大。但在今天的形势下,英国认为,与其在欧洲大陆受法国和德国的气,不如借着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享受“美英”这 个称呼带来的世界领袖感觉。但法国和德国则不同,他们信奉也坚持欧盟的整合,欧元区的壮大,才能让欧洲摆脱对美国军事力量以外的依赖,也能面对俄罗斯重振雄风后带来的挑战。
在这一波的欧洲债务危机中,法德两国看到,单靠他们自己对欧盟其它国家的援助,非但无济于事,一旦“多米诺骨牌”形成,法德自己也难逃池鱼之殃,而欧盟以及欧元区的分崩离析,将让欧洲各国在未来全球区域整合,经济贸易区壮大的潮流中,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最终沦为世界其它经济强国的附庸。因此, 法德利用这次债务危机,各国要求法德两国和世界支持之际,提出了“新财政联盟”的构想,一举将欧元区和欧盟的一体化,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和台阶,这确实是一个精明的策略,不但可以化险为夷,更可以再上层楼。
事实上,在这次的欧盟新协议讨论中,法国发挥了政治上的影响力,而德国则发挥了财政经济上的影响力。
对于法国高调主导欧盟的新整合,国际舆论批评不大,因为法国既有主导欧洲的历史渊源,同时,总统萨科奇的野心也是将法国重新推上世界领袖的位子,他对非洲事务的积极介入,冒险主导利比亚军事干预,都是突出的例子,更何况,从戴高乐将军开始,法国就开始了强调欧洲独立声音,与美国拉开距离的自主 运动。
面对英国与欧盟拉开距离,放弃对欧盟的领导力影响,巴黎或许还内心窃喜,因为英法之间,有很长时间的“瑜亮情意结”。但是,对于德国的积极领导,各国舆论出现了抨击的声音,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第四帝国”的崛起,故意让人联想从俾斯麦到希特勒时日耳曼人称霸欧洲时的血腥与无情。这样的批评,对 今天的德国不公平,也对遭受过东德极权主义危害之苦的默克尔总理不公平。在二战后,德国对战争的反省,对希特勒的批判,超过了日本等诸多国家。
不错,德国是有成为欧洲霸主的大国梦,但是,今天的德国是以其强大的经济,以及恪守纪律吃苦耐劳著称,她在欧洲整合的过程中,将会发挥经济领袖和管理领袖的角色作用,而不会是希特勒主义在新形势下的死灰复燃。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