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渔业纠纷风暴 韩不能乱使性子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9:15 

据韩国仁川海洋警察署透露,1212日上午530许,仁川海警警备艇3005舰的16名特攻队员发现,有中国渔船在西海北方限界线(NLL)附近、仁川市瓮津郡小青岛西南方85公里的海上进行“非法捕捞”,特攻队员们随即分乘两艘快艇靠近一艘66吨级的中国渔船,并上船制服了船员。仁川海警警长李青浩和另一名海警负责搜查驾驶舱时,驾驶舱内的中国船长程大伟突然用碎玻璃刺中李青浩警官的左肋和腹部。据韩国媒体称,玻璃碎片是韩国海警投掷的爆音弹碎片。但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后不治身亡,另一名海警腹部受轻伤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确实,韩国警员在海中执勤死亡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消息传到国内,有中国渔民表示,“这些人也是被逼疯了。他们本意肯定不是杀人,只是想着把海警赶走,自己快跑,闹出人命是个意外”。

而“韩国海警被中国渔民刺死”的消息一经韩国媒体报道,立刻引发轩然大波。韩国媒体众口一词,全是鼓动对华强硬的声音,愤怒声讨中国渔民“侵犯韩国专属经济区的违法行为”,呼吁政府采取强硬手段予以应对,要求政府用“准战争”的方式严惩中国渔民,“傲慢放肆的中国,韩国就这么好欺负?”韩国《国民日报》14日的社论就颇具代表性,《东亚日报》则宣称:“中国海盗再次杀人,要给点颜色看看。”尽管中方一再表明,会配合调查,但在韩国主流媒体的极力煽动下,这一事件引起的冲突仍不可避免地持续发酵。

在媒体推波助澜之下,从13日起,韩国示威者聚集在中国使馆门外,部分示威民众手持棍棒,敲碎了一具象征中国渔船的模型,另有韩国保守团体焚烧中国国旗。他们敦促政府不要再用屈辱外交践踏国民自尊。如果中国渔船侵犯韩国“领海”且不听海警命令,就应立即开枪制服;除此之外,他们还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道歉,谴责中国的示威将扩至全国,并开展抵制购买中国产品运动。

事发至此,必须指出的是,事情的经过尚在调查之中,无论结果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次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的冲突不能等同于中国政府与韩国政府、中国民众和韩国民众的冲突。

日本大阪大学一名教授表示,“东亚国家很多都是传统渔业大国,发生海上渔业纠纷其实很正常,各国只需按法律行事就可以解决问题。但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本来简单的事实一旦添加了‘民族感情’、‘国家间对立’的话,就会演变成外交和政治事件,甚至加深国家间矛盾和对立,这是很不理智的一种反应。”实际上,中国与韩国已有十分成熟的渔业纠纷处理机制,只要证据确凿,韩国对中国渔船怎么罚、罚多少都有规定,韩国海警身亡事件实是渔业纠纷,应该在渔业纠纷框架内解决,不应拔高到政治层面。

有专家表示,真正让人担心的是,韩国海警出动大型海军舰艇、直升机、快艇和特战队员,还动用对付索马里海盗的特战装备来打击中国渔船,韩方打击力度越大、罚款额度越高——有了解渔民情况的人士说,韩国最近提高对非法捕鱼的罚金,达1亿韩元,即60多万元人民币,而出海一次毛利约为20万元人民币——中国渔船的抵抗就越激烈。

这种恶性循环正在形成,“渔民问题最终上升为外交问题,并在各自国内激起民族情绪,这才是两国在一段时间内都需面对的持续性难题”。舆论也指出,虽然中方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对于渔民进行教育和对渔民出海进行管理,但在中国近海已经无鱼可捕的情况下,渔民捕鱼时越过双方渔业协定中规定的界限确实也难以避免。

在近期发生的南海争端、东海争端中,中国立场一直强硬,不过,对于发生在其它国家控制的无争议水域中的事件,中方的态度却很克制。面对渔业纠纷升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说,中国政府已多次采取措施,加强对渔民教育和对出海渔船的管理,制止越界捕鱼和违规操作现象发生,“中方愿与韩方密切配合。我们还希望韩方能充分保障中国渔民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应有的人道主义待遇”。中国媒体也大多呼吁理性、克制对待。

中国半官方媒体环球网称,如果韩国海警确系被中国渔民非法刺死,中国主流舆论决不会站在那名渔民身后为他打气,但是第一,中韩双方应共同确认出事地点,韩国对事件司法管辖权的合法性需要得到印证。第二,如果上一个条件不存在问题,我们要求韩国方面保障涉案渔民的全部法律权利,拿出包括完整视频在内的全部合法证据,对案件给予公正审理。

有分析认为,尽管在重启六方会谈困难重重、韩朝关系陷入困境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原本希望避免对华关系恶化,但在国内汹涌的民意下,李明博政府不得不强硬对待这次渔业纠纷。韩国《朝鲜日报》13日引述韩国政府一位高层人士的话表示:“如果中方对此次事件仍不采取恰当措施,韩国总统李明博明年1月访问中国的计划可能要重新考虑。”

目前,执政党大国家党因一名国会议员助理制造“黑客案”而面临分裂危机,李明博总统的胞兄李相得议员因助理涉嫌受贿被捕,11日宣布不参加明年4月的国会选举,另外,韩国政府强行通过美韩自贸协定后,首尔不断发生大规模示威。如果国内对华感情持续恶化,举步维艰的政府可能因舆论所迫而不得不摆出更加强硬姿态。

那么,是什么导致韩国民间对中国的情绪一触即发?“一个人的死亡引发黄海冲突”,德国《南德意志报》14日的文章就对这个事实感到惊讶: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但一名韩国海警之死一下子就能升级为中韩外交交锋。尽管韩国政府已尽量摆出强硬姿态,但韩国民间仍不满足。

一名长期在韩国生活的中国学者的解释是,韩国历史上很长时间是中国的属国,总觉得被中国欺压。好不容易经济发展了,感觉自己比中国先进了,能凌驾于中国之上了,但中国快速崛起,还表现出看不起韩国,这让很多韩国人心里有气。此外,韩国民间还有另一种矛盾心态,认为中国既然是大国,在一些事上理应让着韩国,但中国没有理会韩国的感受。

中国半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日前发表社评《韩国无需证明自己不容欺负》指出,韩国社会在被一种假设笼罩并绑架:中国根本不把韩国的主权当一回事,崛起的中国充满了对韩国的傲慢,渔民越界捕鱼是中国为羞辱、教训韩国而故意组织、纵容的。

在这样的心态中,韩国舆论总是把中韩之间的具体摩擦上纲上线,把一个渔民的具体行为,放大成整个中国的国家动作。而且韩国媒体批判中国的言论远比中国媒体的相反言论激烈得多,韩国媒体使用的言辞在中国主流媒体上是不可想象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韩国人对华认识的偏颇。

显然,韩国海警“被刺死”是个案,不应带着过于沉重的中韩民间情绪来看待。如果韩国社会不能冷静地对待此一事件,对中韩关系的破坏恐将很难估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