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国刺激澳大利亚购买新潜艇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9:40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日前编译《论坛报》文章,题为《澳大利亚欲购潜艇制衡中国海上野心》。摘编如下:

受中国刺激,澳大利亚希望购买12艘潜艇,包括发展,制造和工业基础现代化在内总共耗资将高达276亿欧元,但用如此之巨大的数额购买潜艇一事还没有得到堪培拉当局的证实。法国论坛报以“中国刺激澳大利亚购买新潜艇”的文章指出,两年前,堪培拉向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舰队提交一份要求提供有关取代柯林斯旧潜艇的情况报告并且已经致函欧洲三个常规动力潜艇厂家。

论坛报引述澳大利亚国防装备部部长江森克拉尔所表示的对中国军力日益强大的担心,中国有一百多艘潜艇,澳大利亚购买十二艘潜艇旨在制衡中国在亚洲和中国海的军事扩张。但是据论坛报的消息,堪培拉在2013年之前不会发出正式的购买潜艇投标。

随着亚太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地区各国正兴起一股加强军备的暗潮。澳大利亚正计划加强水下力量,但日本《外交学者》网站9日刊登澳国防部前高级官员、防务专家巴贝奇的分析称,购买或租借英美先进核潜艇才是保证澳大利亚不受“中国侵略”的关键。

报道称,澳大利亚正面对一个艰难的安全前景,美国防部新发布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认为,中国监视能力、导弹、航空和海军力量的飞速发展正改变西太平洋的战略平衡。美国报告认为,2025年中国的军事力量就会在澳大利亚部分利益地区占据优势地位,从澳大利亚的角度看来,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议水域近期的军事行动也堪称威胁。

巴贝奇认为,先进潜艇被视为战略杠杆。他表示,虽然澳大利亚也需要水面舰艇、装甲车辆和运输机,但真正需要的是能赋予澳大利亚战略优势的先进潜艇。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准备斥资超过 300亿美元在本国设计和建造12艘新型潜艇,但巴贝奇称,这些潜艇存在严重技术缺陷,并且难以如期交付,价格奇高同时无法满足国防需要。他解释说,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尚未开始新潜艇的初始设计工作,预计要到2035-2040年才能服役。这些全新设计的潜艇不可避免要遇到技术和可靠性问题,而且出勤率较低,维护和升级费用也会较高。

相比之下,购买西班牙S-80或者德国214型等技术成熟的潜艇更为可行。但它们航速相对较慢,续航能力有限,到本世纪中期便会在西太平洋地区逐渐落伍,无法赋予澳大利亚威慑力量。

因此最好的选择是购买或租借现成的美英攻击核潜艇,如美国“弗吉尼亚”级或英国“机敏”级,这些潜艇技术十分先进,能保证澳大利亚至少在2050年前的西太平洋优势,并提供足够的战略威慑。而且“弗吉尼亚”级和“机敏”级航速较快,几乎拥有无限的续航能力。它们装备有先进的传感器系统,能在对方探测到自己之前率先发现对方。如果澳大利亚拥有核潜艇,那就能在西太平洋更好地参与美军的联合行动,它在亚太的外交影响力也会显着增强。这会让澳大利亚在未来40年免遭严重威慑和攻击的困扰。

随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威胁”不断成为某些国家扩充军力的借口。如今,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澳智库“科科达基金会”日前公布的题为《澳大利亚战略优势-2030》的研究报告就大肆渲染各种版本的“中国军力威胁论”,鼓吹澳大利亚应结成“更紧密的军事同盟”并发展“非对称战力”遏制中国。

为提升影响力找“敌人”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前国防部官员、“科科达基金会”创始人罗斯·巴贝奇近日在其报告中称,澳大利亚需要极大提高防御能力,以此来遏制中国。

巴贝奇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已具备攻击美国、澳大利亚舰艇和固定目标的能力”。巴贝奇通过列举中国在网络战、新型号常规/核动力潜艇、核武器、太空战等领域的种种优势认为,澳大利亚目前根本无力抗衡,为此,澳大利亚应从两方面应对:一方面,澳大利亚应强化同美国在亚洲范围内的军事合作,可让美国在澳多建军事基地;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可像中国反制美国那样来反制中国,发展“非对称战力”,以小规模低成本的部队应对“可能爆发的任何冲突”,“这样澳大利亚就能避免过多的军费开支,又能在冲突中减少损失”。

在巴贝奇看来,澳大利亚尤其应加强海军建设。他认为,澳军不应该在发展本国潜艇方面投入更多技术和经费,澳海军的“科林斯”级常规潜艇完全没有继续发展的必要。为了达到以“非对称战力”威慑中国的最大效果,澳军应从美国直接购买12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因为“在危机状态中,12艘核潜艇组成的水下舰队可对中国海军或船舶造成致命打击”。巴贝奇称,与其他国家装备的核潜艇相比,美军核潜艇潜得更深、速度更快、静音性也更好,将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此外,巴贝奇还鼓吹澳军应装备20艘可搭载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新型“武库船”,以打击敌方部队及其大后方后勤设施。 从巴贝奇的一番“高论”中不难看出,在澳大利亚国内存在一种“以扩充军力提升地区影响力”的危险思维。不过有分析认为,所谓购买核潜艇、建造“武库船”提升“非对称战力”的想法不仅不切实际,甚至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打造澳美新“军事同盟”

在《澳大利亚战略优势-2030》报告中,巴贝奇极力渲染“中美冲突”的可能性,并认为澳大利亚极有可能被卷入其中。为此,他建议澳大利亚引入一系列美军基地,以便分散美军设施,使其在“中美冲突”中不易遭到破坏。

有分析指出,目前美澳关系紧密,双方军事合作也越发深入,与巴贝奇报告中不切实际的“扩军计划”相比,让美国在澳大利亚构建军事基地的想法更具战略意图。

在保证美澳军事合作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澳大利亚也开始积极推动“以我为主”的军事合作。据美国《防务新闻》210报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国防部长已证实,两国于20099月开始组建的“太平洋-焦点快速反应部队”(RRF)将在今年3月初具规模。届时,新西兰军方人员将被部署在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联合部队司令部。报道援引新西兰国防部长韦恩·马普的话称,“我们已经达成共识,为加强应对区域内突发事件的能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将共同进步并举行联合军演。”马普还透露,新西兰将向澳大利亚库克群岛派出海事监控顾问以支援其巡逻船的行动。通过联合部队的模式,澳大利亚海军未来可使用新西兰海军的“坎特伯雷”号大型两栖舰。澳国防部长斯蒂芬·史密斯认为,此举将提升澳海军的两栖投送能力。此外,澳新两国军方还将为本地区国家的军队提供英语培训,其中就包括与越南的合作项目。

显然,澳大利亚正在试图借力美国和新西兰这两个盟友提升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干涉能力。

澳大利亚政府被中国人俘获了

这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中国对原材料的巨大胃口,与埋藏在澳大利亚辽阔内陆地区铁锈红泥土下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矿物。

澳大利亚人变得越来越富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巨轮。中国经济刺激房地产价格飙涨,将股市推到新高,使失业率降至30多年来最低水平。

但是,随着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因矿业繁荣而得到加强,亚洲的其他地方敲起了警钟。特别是印度和日本,两国都认为澳大利亚人过于关注中国。日本密切留意去年它被中国超过,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这一现实。在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霍华德任期内,澳大利亚就与中国有着牢固的贸易关系,自新总理陆克文就任以来,这种关系愈加深化。陆克文是惟一能说流利普通话的西方领导人。

本月稍早时候,澳大利亚宣布它单方面取消与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四方安全对话,印度和日本对此颇为不满。国际市场评估亚洲公司常务董事理查德·马丁说:"在亚洲其他国家看来,澳大利亚新政府的亲华倾向十分强烈。印度和日本及韩国的看法是,陆克文政府被中国人俘获了。"

在上个月的全球之旅中,先生访问了中国和美国及欧洲,但没有到其他亚洲国家。印度一名前高级外交官对《澳大利亚人报》说,澳大利亚越来越向中国人"磕头"。印度的战略评论家B·拉曼说得更直率。他最近在印度《展望》杂志撰文写道:"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是陆先生出访发言时反复出现的主题。"

尽管中澳关系紧密,但两国之间并非不存在紧张。不久前陆克文访华时,就对中国的人权做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有迹象显示,澳大利亚对中国在地区势不可挡的上升日益不安,还忧心中国公司可能会收购澳大利亚资源公司。

不过,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轻松看待中央王国的崛起。由独立的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澳大利亚人非同寻常地把美国而不是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对1000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5%的人对中国表示担忧,而忧心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伊拉克问题)的受访者达到57%。另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大多数人强烈反对澳大利亚在台海冲突中站在美国一边。

澳大利亚人希望他们能继续做到两全其美--维持有着60年历史的澳美盟友关系,同时与中国建立友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是澳大利亚延续17年经济繁荣的关键。

洛伊研究所的分析家马克·瑟尔威尔说:"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看法非常正面。今年稍晚我们要进行一项类似的调查,将结果与2005年的调查做一比较将是有趣的。让你富起来的人,你很难去怨恨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