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农业气象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召开
如何提高对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追踪农业气象科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向,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2月4日,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召开2011年学术年会,围绕“现代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这一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
本次学术年会是该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以来举办的第一届学术年会。实行学术年会制度是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实验室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示范带动综合效益的有力举措,将为强化学术交流氛围、展示实验室研究成果、跟踪农业气象科技前沿动态、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搭建有效的平台。
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中国农业大学冯利平教授、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李茂松研究员等6位专家,就气象防灾减灾、作物生长模型、农林灾害防御、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技术前沿、应用现状、发展方向等作了专题报告。
本次年会还有15篇科研论文作了大会交流,内容涵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作物生长模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卫星遥感及资料分析、中原及邻近省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等领域。会议还听取了2010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并对实验室科研开放基金资助课题进行了验收。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以及全国气象部门专业研究院所和业务部门的科研和业务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自2009年中国气象局和河南省政府开展省部合作、联合共建“农业气象保障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来,实验室主持或参与课题20多项,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以青年研究人员为核心、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对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为全国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条件得到改善,试验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开放的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平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