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一年,全国工商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按照总局党组努力做到“五个更加”的要求,履职尽责,创新进取,服务经济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消费维权、建设过硬队伍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年末回顾,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年终特稿,展现全国工商系统一年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贡献和积累的经验。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号角全面吹响。
“十二五”开局之年,工商部门掀开了服务经济发展新的一页。
这一年,工商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作为首要任务,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为增强。
这一年,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阶段性特征面前,强调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抓住机遇,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创造更便捷条件,营造更有利环境。
这一年,工商部门探索服务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服务发展的实践更加丰富。
围绕主线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今年,工商部门突出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主线,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十六字方针,经过几年的实践,正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实有企业1228.21万户,比上年年底增长8.07%,实有注册资本(金)68.96万亿元,比上年年底增长15.65%;区域市场主体发展均衡,西部地区市场主体增长略快于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发展较快。
这一成绩,凝聚着工商部门的智慧和汗水。
在各地,湖北省工商局落实国家工商总局部署,今年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增量”行动,通过引导创业发展一批、服务招商落户一批、指导转型升级一批等“八个一批”措施,催生各类市场主体,使全省日增“老板”1200多个。甘肃省工商系统推行“增量提质”工程,努力推进市场主体的量与质均衡发展。西安市工商系统制定了39条服务措施,扶持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南京市工商系统推行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系统出台30条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作价参股,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广西、重庆等地工商系统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山东推进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的股权融资战略合作,促进股权融资。
市场经济变化日新月异,作为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工商部门,总是关注新情况、新变化,因势利导,第一时间解决市场主体最关注的问题。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行业、新业态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对应的类别,整个行业都无法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怎么办?国家工商总局在第一时间研究、分析、汇总相关情况上报的同时,参照标准,梳理出76个新兴行业的经营项目进行对应标注。今年下半年,这些新兴行业的经营项目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湖北等10省市工商局试点登记。
这些举措,惠及的不只是千万家市场主体,而是最前沿的行业。有的企业人员说,春江水暖,是工商部门的先知先觉,使他们企业早一天进入市场,在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债权转股权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没有明确规定,企业登记窗口无法登记。为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国家工商总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下半年出台《公司债权转股权登记管理办法》,帮助企业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赢利能力,也使不少企业在面临绝境时起死回生。
想方设法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创造便利条件,工商部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更加负责的精神,营造了更宽松、更有序的市场环境。
总局不久前出台新措施,做好公司合并分立登记,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新措施优化了各级、各地登记窗口间的工作流程,企业兼并重组登记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今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了确保不同地区登记窗口衔接顺畅,国家工商总局于今年8月下发意见,帮助各地登记窗口逐步完善合作机制,做好对接服务。
为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今年,总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关各地工商部门积极落实支持意见,使政策充分发挥效应。东、中、西部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区域经济发展再添活力。
推动创新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开局之年,工商部门大力服务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40条意见措施,强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文件分别从积极支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促进广告业繁荣发展、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维护文化发展市场秩序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
总局企业局采取上门培训、发放改制登记辅导材料等办法指导帮助文化单位转制。在各地,湖南省工商局出台了一系列帮扶举措,从市场准入、股权出质、注册商标等方面全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长。
湖北省工商局大力培育动漫产业市场主体,拓宽动漫产业资融渠道,该省动漫产业总产值达16亿多元。海南省工商局出台14条具体措施,提升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云南省工商局全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至10月底,全省各级工商机关登记注册各类文化企业超过2万户,注册资本达430多亿元。
工商部门的积极作为,正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呈百舸争流之势,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动力。
商标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今年,是我国商标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今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召开表彰大会,宣布经过3年的努力,商标审查周期由36个月以上缩短至1年之内。这一困扰了工商部门多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涉及企业实际利益的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今年年初,国家工商总局成功举办苏州会议,53个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共同签署了《苏州共识》,向全社会作出保护知识产权的公开承诺。这将在中国商标史乃至中国知识产权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商标战略实施日益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在工商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商标战略在全国正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成为政府欢迎、企业欢迎、部门欢迎的大事,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工商主力、部门主推”的局面。
1月至10月,国家工商总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15.5万件,同比增长34.5%。截至10月底,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量为945万件,累计注册量为647.8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为535.5万件,商标注册申请量、商标注册审查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均为世界第一。
突出重点夯实市场发展基础
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工商部门特别注重服务好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基础的关键领域,进一步夯实市场发展基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主体诚实守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国家工商总局召开全国工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夯实市场经济发展基础。
企业信用信息是工商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全国统一、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国家经济户籍库”。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基础信息资源支撑。
目前,全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基本完成。信息服务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例如,总局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了建设领域五大行业企业的“黑名单”及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支持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资质的规范。全国各省区市工商局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定期编发市场主体信息分析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研判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信息参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今年,工商部门充分运用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绩。至9月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8.43万户,比上年年底增长27.77%,出资总额0.64万亿元,比上年年底增长42.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个体工商户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工商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支持个体工商户的大发展。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了个体工商户登记流程,方便个体工商户登记。云南省工商局制定了18条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大发展,使该省迎来个体工商户大发展的浪潮,全省实现约36人中就有1名“小老板”。甘肃出台措施,鼓励个体工商户申请设立登记为企业,扶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个体工商户3601.13万户,登记资金数额1.5万亿元,从业人员7333.95万人。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努力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优化中继续保持高增长。维护秩序,服务发展,工商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赞许。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