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与市民面对面传授防台风秘笈
本报讯 (记者代希奎)“今年台风比往年多,但是因为目前登陆台风强度不大,所以大家没感觉。”7月8日,第二期东莞创新论坛之“东莞市台风灾害特点及其防御”在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举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士陈联寿,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简茂球,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刘锦銮来莞传授防风秘笈,给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防风科普课。
今年台风比往年多一些
据简茂球教授介绍,每年5~11月是东莞最容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季节,平均每年约2~3个台风影响东莞。最近东莞受台风影响比较大的年份是2008年,一共有7个台风,经济损失29亿元。
“今年6月份已经有3个台风登陆了,与往年比算是比较多的。一般台风多的季节是7、8、9月份。”简茂球说。但是给人感觉今年台风并不算多,这是为什么呢?
他解释,给大家带来今年生成台风较少的感觉,是由于此前台风的强度都比较弱,对我国近海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玻璃幕墙有较大安全隐患
除进行一些常见的灾害提示外,刘锦銮则特别强调,珠江口地区,包括东莞在内,很多建筑物都有玻璃幕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台风登陆后,除了常规的树被吹倒外,伤害最大的就是玻璃幕墙。很多玻璃破碎后,玻璃片随风满天飞,刮伤人的事件最多。
刘锦銮透露,省气象部门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希望对建筑材料进行规范,以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另外,他还建议,居民在强台风来临的时候,在坚固的地方最安全,不要去街上。为了防止自家玻璃被吹碎,还可以用胶布在玻璃上贴成“米”字形。
“珠三角遭台风致死伤者,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刘锦銮还向记者透露。他认为,这与外来人员对台风气候陌生,不具备防御常识有关。东莞外来人口众多,因此,他建议在进行防御台风知识普及时,要尤其多针对外来人员进行宣传。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