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越冬技术要点

来源:王会芳   发布时间:2013-07-03 10:38:56 

池塘养殖海参,越冬是一个重要环节,搞不好,在翌年春季池塘化冰前后,时常有病害发生,甚至出现大面积绝收现象。出现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忽视了越冬前管理或未掌握越冬管理技术。海参已陆续从夏眠中苏醒,还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期,之后就进入越冬期,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广大养参户参考。

1.抓好秋季养殖管理,提高海参体质

海水温度马上降至20以下,进入海参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8~15),抓住时机搞好换水、肥水、改水、改底等日常管理工作,使海参尽快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增加肥满度,为越冬准备好充足的体能。

2.提高换水质量,保持较高的水位

根据自身养殖池塘的换水条件,注重利用好阴历91011月的大潮期换水,换水前一定要测定海水与池水的盐度,根据盐度情况,适量换水,保持高水位;一般情况下,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是封冰时间,在大汛潮期,封冰前一周大换水一次,将池水加满,不但可保持适当水位,还可以提高池水结冰质量。

3.改善池水及底质

为减少或杜绝海参越冬后的病害,要把预防工作放到结冰前。一方面,要使用含碘、溴等消毒剂,对池水消毒的同时,加强了絮凝作用,使池水清净、嫩爽。对于池水特别清瘦的池塘,可适度肥水增加浮游藻类,提高冰下池水产氧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底质改良,注重使用不同的底质改良剂处理池底。在9月份下旬,水温回落到18℃以前,要多使用含有益微生物的池底改良剂,加速对池底有机物的分解;11月份水温降低后,使用吸附分解型的底质改良剂,如沸石粉等;结冰前,可使用增氧缓释型底质改良剂,延缓池底老化。这样,不但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冰下长生环境,还可以有效控制大型丝状藻类旺发。

4.适当投喂抗菌药饵

海参在季节转换水温骤变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细菌病、寄生虫病、霉菌病等病害的影响,养殖业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改底、消毒的基础上,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菌药品,在海参冬眠前投喂抗生素药饵,使海参体内积累一定浓度抗菌素,增强冬季抗病力。

5.及时扫雪

封冰后,如下雪应时清扫,提高光照强度,以利于冰下植物光合作用。冰下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所以最好是明冰。为了保持冰下水生物的平衡,勿轻易杀虫,以往为让池水变清方便拣参,大量使用灭扫利、敌百虫等杀虫剂,杀灭水中浮游动物的做法非常不可取。一是容易“板结”池底,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大型藻类旺发,浮游藻类难以培养;二是池底有机物丰富的池塘,封冰后水质较肥,会加速形成池水溶氧分层,导致塘底缺氧,出现病害。

6.适时适度补水

封冰后,要根据池塘的进水条件及水位下降情况,在闸门、堤坝等设施安全有保证的前提下适度补充新水,以利于打破池水分层现象,但切忌不要漫过冰面,避免二次结冰现象。

7.打冰眼

立春前后,在冰面上均有打若干个冰眼,一方面可释放池水中积累的有害气体,另外,方便检测水质,观察池中生物活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