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绘蓝图 强力谋发展——山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解析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历时两年之久,总揽事业发展全局 ,描绘事业发展蓝图,集各部门之智慧的《山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简称《规划》)于近日由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新环境 ,新机遇为发展带来新契机
气象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关于贯彻国发〔2006〕3号文件加快山东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国办发〔2007〕4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全省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的意见》等省政府系列重头文件的印发,为山东气象事业求新的突破营造了美好的氛围。
2010年中国气象局与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气象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服务合作协议》,无疑为山东气象事业在更高平台上的良性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新需求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抓需求,定对策,制规划。山东气象部门紧紧抓住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强音,围绕实施山东“一黄一蓝”两大国家战略,以及加快水系生态建设和省会城市经济圈、鲁南经济带、沂蒙山革命老区建设等全省重点发展战略对气象保障服务的新需求新挑战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将其科学融入到了新制定的《规划》。定位更加准确,科学规划更有坚实的基础。
新基准,新目标凸显事业展新定位
通览新《规划》,气象服务需求、完善、合理、准确性、时效性、主动性、科学性等关键词密布其中。山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玉光指出,“加快转变事业发展方式,提升‘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加强和创新气象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优质气象服务”是新《规划》的指导思想。
他指出,面向需求、服务引领;科学发展,争创一流;依靠科技,人才强业;统筹集约,协调发展“四个基本原则”,目标是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转变事业发展方式,提升“四个能力”,力促山东气象事业发展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相适应。进一步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气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努力实现山东由气象大省向气象强省的跨越。
新《规划》更是提出了明确的具体发展目标: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重点地区各级政府信息覆盖率达到10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提高到90%以上;暴雨24小时预报准确率在“十一五”基础上提高5%,温度24小时预报准确率稳定在75%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气象人才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提高10%,达到1500人左右……
“十二五”期间,山东气象部门将发展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围绕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切实加强海洋气象服务;围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农业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切实强农业气象服务;以服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水系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气象服务;针对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制作发布精细到不同城区、重要地点的城市气象预报,全面增强城市气象服务;以满足交通管理、营运、维护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为目标,加强气象、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间合作,完善交通气象观测网,开展全省主要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气象要素与路机状况为主要内容的交通运输气象服务;大力发展水文气象服务,服务于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大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新领域凝练为“五项重点工作”--提升“五个能力”:即提升气象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管理能力。
新项目,新起点描划事业发展清晰路线图
新《规划》在总体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基础上,更为清晰地描绘了山东气象事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清晰路线图——“三大重点工程”的建设。
《规划》按照山东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重点区域带动”,以及“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两区一圈一带)对气象服务的现实需求,实施3项“重点工程”,即积极落实省部合作协议确定的建设项目,实施建设山东“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围绕服务水系生态建设重大工程实施,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山东省一流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据了解,“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气象保障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完善山东海洋气象观测网和现代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建立山洪地质灾害监测和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完善灾害预警和现场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济南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完善大型城市气象环境与灾害监测系统,升级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发布系统,完善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观测网,建立重大工程和重大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系统和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发电量预报系统,建设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全省气象计算资源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成实时信息应急处理异地灾备系统。
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重点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全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和水系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和服务需求,建立空中云水资源综合监测系统,升级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立人工增雨立体化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技水平和服务效益。
一流气象台站建设工程着力于建设探测环境较好、运行稳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较高,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流气象台站。
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绘制完毕,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山东气象人将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使之更加清晰,更加美好!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