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亚洲新闻社北京12月7日电】中国政府今天发布了一份关于对外贸易的白皮书,强调了中国在推进对外贸易方面的成就以及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由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这份白皮书说,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144倍,年均增长16.8%。
白皮书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而且也为世界带来了好处。
白皮书称,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中国在过去十年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
【中央社台北12月7日电】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首度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台湾学者蔡宏明分析,白皮书呼应“十二五”规划:且北京有意以大国之姿,暗示各国别再“对人民币指指点点”。
白皮书全文约1.3万字,盼以此呈现大陆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表明大陆坚定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态度及决心。
台湾师范大学全球经营与策略研究所副教授蔡宏明指出,美国、日本、欧盟也曾透过发表白皮书反射出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与外贸政策,并在白皮书中揭示政策方向。
他指出,大陆经济体影响力增加,但白皮书中指出:“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出口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由此可见,大陆不但有意展现出“大国”的作为,发展目标更是“从大到强”。
白皮书内容提及,将采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等积极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等。蔡宏明指出,前述项目与正在进行中的“十二五”规划多有呼应。
此外,他分析,大陆针对美国、欧盟的贸易保护措施等外贸问题多有评估。此时发表这份白皮书,颇有希望外界“不要干涉大陆汇率、不要对人民币指指点点” 的意味。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7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7日发布《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称,中国并不刻意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
白皮书说,目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主要存在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之间,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工业中间品主要生产国则长期存在贸易逆差。
白皮书还表示,一些发达国家坚持旧有思维,对向中国出口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导致其相关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缓慢,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平衡。
【法新社北京12月7日电】一位高级官员7日说,鉴于欧洲和美国经济下滑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明年将会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说,为减少对出口的影响,中国将把增长强劲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出口目标。
“我想明年我们的出口和进口将会面临严峻挑战,” 王受文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说。
“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表现却非常好,因此我们将会更加重视对这些国家的出口”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