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参苗种的投放时间
应抓住刺参的又一快速生长期,及时投放刺苗种,提高成活率。秋季刺参苗种的投放时间一般选择在9~10月份。水温在15~10℃时较为合适,当水温降至5℃,不宜再投苗。放苗时,最好选择晴暖天气。
二、苗种购买
1、苗种规格。一般要求刺参苗种的体长在3cm以上,即1000~2000头/千克的苗种较为合适。苗种规格过大,成本高;苗种规格过小,成活率低。
2、苗种质量。苗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所以购买苗种时应选择体质好、无伤病、规格整齐的健康苗种。即:苗种管足附着力强,肉剌完整、尖挺且细而高,活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粪便短、不粘连,不摇头、不肿嘴、不化皮、不吐肠。
三、苗种运输
首先,在购苗种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造成苗体受伤;其次,要依运输距离的长短来确定水运还是干运。短距离运输一般采用干运法,把刺参苗种放入保温箱运输;而水运法适用于长途运输,用厚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1/3新鲜海水,装苗种3.0~5.0千克,充氧后扎紧袋口,放入保温箱内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注意保温及避免挤压,严防刺参苗种受伤,并与目的地做好衔接工作。
四、苗种的投放
1、苗种的投放密度:苗种的投放密度应根据苗种的个体大小及原有养殖池的存有量来决定。一般投放密度为3000~6000头/亩。
2、苗种投放:在苗种放养前用青霉素、链霉素各30毫克/升浓度的药液药浴0.5~1小时,以防带病入池;其次,要注意温差、盐差、PH差。苗种下塘时,盛苗种的容器内的水温、盐度、PH与池塘水温应基本一致。温差不超过2℃ ,盐度差不超过5,PH差不超过0.3即可。
苗种的投放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投放法,适合大规格苗种投放,将运回苗种均匀地撒放到参礁上面即可;二是网袋投放法,适合小规格苗种投放。将苗装进网袋,固定在附着基上,让苗种自行爬出,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五、注意及时检查。放苗3天后,应检查放养情况,观察苗种的活动,摄食,排便情况等,以确定放养是否合适。若发现放养成活率偏低,应及时补放苗种。另外,养殖一季即捕出部分已达上市规格的成参后,也应及时补放苗种,以充分利用池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