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检验检疫局开发区办事处抓质量促发展服务纪实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49:24 

2011年伊始,加快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中国首批改革试验田,“国”字号当头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

长风千里,百舸争流。如何精耕“深蓝”时代,构筑起科学发展新高地?烟台对外开放的“龙头虎脊”,亟待破题落子。

目标在前,责任在肩。检验检疫战线上的“国门卫士”,当如何施展崭新作为?

滚滚大潮中,烟台检验检疫局开发区办事处的45名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12字方针和山东检验检疫局部署的“强基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12字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烟台检验检疫局出台的支持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27条措施,扬帆弄潮,挥洒真情,续写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新篇章,在中组部创先争优活动调研组实地检查中得到高度评价,也在驻地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过程检验让企业触手可及“零库存”

清晨,位于烟台开发区的浪潮LG公司厂房里,忙碌异常。来自大洋彼岸的一笔手机生产订单,“飘落”到此。

随着管理人员的筹划安排,从零配件进口采购、组装生产、整机包装,直至出口报关手续全部在一天之内完成。晚上,伴着满天的繁星,这批手机搭乘最后一班飞机飞往国外订单所在地……

平常的场景,蕴藏着极不寻常的变迁——

一般来说,生产一部手机需要300多个零配件。以LG为例,这些零配件供应商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由于手机产品的高度专业化,单靠某个物流企业或手机生产厂商自己完成物流等于天方夜潭。

如何更好地解决物流问题,降低成本,统筹运作,使生产运营更加顺畅、科学,从而提高竞争力决胜市场?

“货物积压、物流不畅、库存成本居高不下,是不少企业要面对的难题。现在,检验检疫部门实行的过程检验模式,让我们得以实现零库存!”浪潮LG公司通关部部长王军赞不绝口。

“零库存”,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绝非浪潮LG的专利。

富士康(烟台)园区,连续多年占据山东省出口头把交椅。在那里,该办事处所采取的检验监管新模式,成功实现每1万部手机检验时间,由2~3天降为目前的5分钟,大大缩短了检验放行时间。

“我们习惯把手机产品比喻为时装,因为技术、功能、样式都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要快生产、快出口,晚了就失去商机,不但产品卖不出去,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因违约而丢掉信誉。检验检疫部门彻底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提到“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富士康(烟台)园区副总经理郑光杰,难忘国门卫士的极大努力。

在开发区所打造的手机、电脑、汽车、机械、船舶、医药、食品七大产业集群之中,以富士康、浪潮LG为代表的龙头电子企业,仅配套企业就多达40多家!其产品检测项目之多,检测数据量之大,检测时间之长,难以想象。与此相呼应的是,企业所期待的交货时间之紧,检验放行速度要求之高,难度可想而知。

龙头产业,出口额占据全区“半壁江山”。在国外质量安全通报日趋频念“紧箍咒”的当下,通关,如何“昂”头阔步再提速?

“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在烟台检验检疫局开发区办事处主任王虎看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资金周转率、避免生产材料和产品积压、快速的市场反应”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对于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一个便捷的通关环境尤为关键,不管难度有多大,检验检疫人都必须“跨”过去!

传统的“开箱验货”模式,效率拖沓的弊端,无法迎合企业呼声,必须抛弃;近年出现的“视频监管”模式,无法做到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件件方案,在无数星夜兼程的论证中,一一舍弃。很快,该办事处对出口产品施行的过程检验模式,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

所谓的“过程检验”,就是从生产原料的购进,到产品的最终下线,实行全过程监管。这种模式的一大优势是,可使质量问题能够被早发现、早整改,大大降低了产品不合格率,减少了企业损失,且不耽误企业正常生产。对此,该办事处副主任林涛这样解释:“因为是同步检验,我们把自己当做企业的督导员,而不是审判官!”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过程检验模式已成为目前解决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十分有效的办法,不仅减少了执法部门的随意性,也使企业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大增强。

数字为证。该模式推行至今,使机电、纺织类产品出口检验放行周期,由过去的3天缩短到2小时内;食品的出口检验放行周期,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现在的1天半。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产品出口前平均要在仓库中存放一周,而现在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全区进出口产品检验业务量翻了一番,质量不合格率却下降了15%

□破解技术壁垒让金枪鱼“跳跃龙门”

“因海而生,依海而兴”,特色独具的优势产业,擎动着开发区一方经济。

不产一条“金枪鱼”,市场储量却占据全国的70%。10年时间,依托万吨级别的超低温冷库之利,开发区企业“中鲁食品”一路创造着传奇——

目前,它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金枪鱼交易中心,同时是全国的金枪鱼基地,每年,1万多吨的金枪鱼从太平洋等地聚集到此,目前,年出口金枪鱼6000多吨!

然而,这一切并非天然而成。

“中鲁今天的‘鲤鱼跳龙门’,恰似检验检疫人员帮助企业跨过了国外高门槛!”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执行总裁、中鲁食品总经理孟凡勇,语露深情。

作为烟台开发区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水产行业可谓麻烦不断,壁垒缠身。仅仅是国际上的各种“技术壁垒”,就成了横亘在开发区大大小小的水产企业前的一道关隘。尤其近两年,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汇率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制约,水产行业抗击市场风浪能力一直较弱,发展裹步不前。

孟凡勇讲,在全球范围内,金枪鱼被称之“海中极品”,一直是争夺最激烈的渔业资源之一。10年前,中鲁食品涉足金枪鱼。此后8年时间,几乎年年赔钱的事实,却令公司苦不堪言:在海外,金枪鱼天然存在的重金属,一直为欧美和韩国所诟病,与之相对的是,生食消费量占世界80%的日本,控制并强制性压价,出口情势跌入谷底……

对此,检验检疫人陷入沉思——

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该办事处组织技术人员,牺牲休息时间,深入企业车间、实验室等攻坚克难,经过前后130多项次的重金属含量检测,得出一个结论:金枪鱼的重金属,是与生俱来的。同时,检企在合作中发现,个头越大的金枪鱼,体内所含重金属成分越高,反之,则低。

很快,一套科学实用的出口方案,摆在了这家企业决策者的案头:根据不同国家对重金属限量的要求,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金枪鱼产品,分别出口到不同国家。

这一办法有多灵?孟凡勇的回答是,企业的出口市场由此全面开花,由原来出口到日本等少数国家,发展到目前欧盟、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今年19月,公司出口金枪鱼同比增长30%

“原本计划到2014年市场销售达到1亿元,现在看,到2013年就能实现。到时,烟台金枪鱼会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手指墙上的全球市场分布图,孟凡勇目光坚定。

“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樱桃属第一”,坐拥众多水果企业的开发区,果蔬食品产业是另一大优势产业。

“壁垒”是门槛,也是机遇。金枪鱼的“跳跃龙门”,让该办事处积累到更大信心,沉淀出更多智慧。

为帮助企业与国际标准接轨,该办事处对朝阳食品、方丹食等企业体系文件编写、人员培训等方面全程进行咨询服务,协助企业争取到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去年年底推荐4家欧盟注册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前9个月,他们又帮助3家企业获得俄罗斯注册。目前,开发区辖区30家出口水产品企业中,有17家欧盟注册企业,20家美国注册企业,23家韩国注册企业,8家俄罗斯注册企业,8家越南注册企业,数量占据烟台半壁江山,位居第一!

谈到永康食品的今非昔比,该公司总经理李德山不无感慨,“我公司近年来在检验检疫部门的积极帮助下,先后通过了美国水产品HACCP质量体系认证、欧盟水产品卫生注册、英国BRC标准认证、韩国水产注册等,产品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畅通无阻。

不仅如此,检验检疫部门指导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在美国和英国开设了分公司。由于省掉了原料采购和销售环节,企业利润大幅上涨。“短短不到一年,我们的美国公司就实现产值1000多万美元!”

□调整产品结构让罐头企业“夕阳东升”

随着各类健康食品的兴起,罐头产业逐渐沦落为“夕阳产业”,市场呈逐渐萎缩态势。

“前几年,评论罐头产业,业界专家论断‘江郎才尽’,各界和消费市场也一直并不看好”。和光食品(烟台)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张建荣这样回忆。张建荣所在的和光食品公司,是一家罐头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为各种水果罐头以及果酱等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等发达国家。

那时,面对世人的悲观论调,甚至是企业的自暴自弃,王虎等一班人却并不气馁。

在王虎看来,烟台开发区拥有众多的罐头企业,并有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为之配套的果农,这项产业一旦“倒下”,影响绝不仅限于产业本身。

“为地方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到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该办事处决定帮助企业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篇文章,力争将夕阳产业发展成“朝阳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步伐划一的努力,让检验检疫人员看到了夕阳产业“重焕朝气”的新希望。

经过仔细调研,他们很快发现,日本消费者钟爱吃白桃,但白桃在日本市场价格很高,普通百姓难以承受。而且,白桃受季节性限制很大,除夏季之外,其他季节在市场上很难看到。为此,在该办事处的建议和推动下,和光食品公司引进了一条果浆生产线,专门针对日本市场开发了白桃浆产品。

产品投放日本市场后,反响良好,并与日本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此,张建荣讲,“这种白桃浆是用本地的白桃加工的,白桃收购价相对低,而加工成成品易拉罐后,出口日本附加值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助农发展模式,在确保原料源头安全和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些罐头企业也帮了果农一个大忙,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出路问题,还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达到了企业、农民和政府“三赢”的可喜局面。

□贴心服务保障大项目“六优先”

前段时间,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从烟台开发区传出——

“烟台氨纶股份”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年产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成功投产,打破了国外长达40年的对位芳纶垄断!

对位芳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也称“芳纶1414”,是一种高科技纤维材料,与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并称“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是不折不扣充满前景的新兴产业。

据烟台氨纶集团副总经理宋西全介绍,这一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安全防护、交通运输、汽车制造等关键领域,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长期以来,美国和日本企业在全球垄断这一技术,使我国相关领域的材料应用一直受制于人。

“在我们研发芳纶1414过程中,检验检疫部门没有把自己作为局外人,而是倾力帮助企业。他们实行办事处主任联系企业制度,架设‘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保证我们的设备快速通关,顺利安装调试,第一时间投入使用,为芳纶1414的顺利投产助了一臂之力!”烟台氨纶集团副总经理宋西全这样有感而发。

无独有偶,大宇造船(山东)海洋有限公司亦然。

“帮助我们办理了‘亚太协定原产地证书’,享受到5%关税减免,仅此一项,一年就给我们省下500万美元的税费,这对我们摆脱危机影响真是雪中送炭啊!”回想金融危机后,随着各种成本的不断攀升,迫使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节约成本,尽可能地节省每一分钱。该企业副总经理朴道荣,深情回忆起“检验检疫主动与我们一起研究有关政策”。

烟台氨纶和大宇造船的所言所悟,是开发区众多新兴产业企业的集体心声。

贴心服务,无处不在。近年来,针对科技大项目多、进口设备技术先进、检验手续复杂等实际情况,该办事处专门成立了“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他们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和生产一线,对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实行优先答复、优先报检、优先放行、优先开箱、优先检验检疫、优先发证的“六优先”快捷服务,争做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5+2、白+黑”和“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宁掉肉,不掉队”……这些早已成为办事处流行的口头禅和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不断助力驻地外向型经济“喜卷千堆雪”!

今年前九个月,该区进出口总值达到195亿美元,占烟台市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二、山东省的六分之一!

段段佳话,如何缔造?不竭活水,何为源头?

“我们没有外派机构的概念,我们就是驻地的一分子,已经融入了开发区这片热土。今后,我们将用更多的真情和汗水,为开发区抢占蓝色经济区建设高地贡献更大的力量!”王虎的话朴实无华,一言蔽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