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次印度洋海底探索让科学家第一次见识了一个发光乌贼的新品种;两年后,一组科学家登上“RRS· 詹姆斯·库克”号,再次向印度洋南部海域进发,继续深度接触神秘印度洋。
增进了解
这是“探索海底山脉”的新一轮探索。科学家希望借此进一步了解海洋深处生物种群,研究人类深海捕鱼对生存在海底山脉生物的影响。
探索组成员之一、海洋专家奥雷莉·斯帕多内出发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对印度洋深海生物种群不是很了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洋与极地研究项目主管卡尔·古斯塔夫·伦丁说,生活在海底山脉周围的许多生物生长和繁殖缓慢,人类过度捕捞可能“严重减少”深海生物种群种类。
伦丁说,一些捕鱼船用深海拖网“搜刮”海底,“可能破坏海底山脉生物栖息环境,减少鱼类数量”。
“也许会对冷水珊瑚、海绵等生物造成不可逆破坏,”伦丁说,“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一些特殊的(生物)栖息地……了解我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他们。”
寻新物种
在增进对深海生物种群了解的同时,科学家还希望能够发现新物种。
相比前两年的深海探索,探索小组这次装备了新的影像设备,可以在海底较深水域拍摄。
海洋专家斯帕多内说:“如果我们回来找到了新物种,不要惊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员论定说:“根据我们对西南部印度洋海岭5座海底山的研究……我们也许会在这片未知的海域发现新物种。”
科学家2009年探索印度洋深海时,发现超过70个乌贼新种类、一些鱼类新物种和甲壳纲动物新物种。
按亚洲新闻国际通讯社说法,先前,已知的乌贼种类大约有350种。
分类艰难
这轮印度洋海底探索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环境署、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协会资助。
探索组7日从南非开普敦出发,暂定探索期45天。
“探索海底山脉”项目2009年12月启动,第一轮探索就采集7000份样本。
伦敦动物学会海洋生物学家亚历克斯·罗杰斯说,样本种类包括鱼类、乌贼、浮游生物等。
英国媒体报道,对科学家来讲,分类所采集样本是项艰苦工作。
“许多样本十分相近,我们需观察细微形态特点……区别它们,”罗杰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