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其时的战略选择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55:4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青岛提出打造 “中国蓝色硅谷”,引起了海洋领域专家们的强烈关注。不管是在聚焦“中国蓝色硅谷”的采访过程中,还是在刚刚结束的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内外许多专家都高度评价了青岛打造“蓝色硅谷”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意见、建议。

专家们认为,这一战略的提出极具前瞻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同时找准了青岛在发展蓝色经济方面的优势所在。中国要走向强国,必然要走向海洋。青岛拥有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通过多年的积累,青岛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充足的科研积累,能够为相关蓝色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另外,当前国内多个地区都开始打海洋经济的牌,一些省份也开始组建海洋类高校和高职院校。专家们看来,在这种背景下,“蓝色硅谷”战略相当及时,而且相当必要,堪称恰逢其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蓝色硅谷”将引发三大效应

首先会极大地促进青岛的海洋科技创新实力。开发海洋,离不开科技支撑。不管是海洋基础研究,还是近、远海的海洋开发,都需要科技的支撑。

其次是通过建设 “蓝色硅谷”,可以汇聚海洋人才。青岛本身已经是海洋科研人才汇聚之地,现在我们又建设了一批新的科研平台,通过“蓝色硅谷”的建设,不仅可以吸引国内的海洋人才来青岛,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吸引全球范围内的海洋人才。有了人才,我们的科技创新也好,产业化也好,才会产生真正的动力,而青岛也会真正成为海洋科研的引领者。

第三,“蓝色硅谷”离不开科技成果转化。以我个人的研究与转化经历来看,科研机构与企业只有做到更深入的结合,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企业的技术人员要成为课题组的一员,从开始就参与到研发过程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工程化过程中,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从目前来看,凡是企业深度参与的项目,只要实验室阶段能出成果,工程化过程都不会存在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换一种眼光看待海洋

“硅谷”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在更少的土地上产出更高的价值。“蓝色硅谷”的提出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可以换一种眼光看待海洋、看待海洋产业。具体到海水养殖业而言,就是要引入全新的思维和技术手段,加速产业的改造升级。

传统看法,海水养殖业是一个传统、低端的行业,但是如果用工业化养殖的方法来代替原来的粗放式的养殖方法,这个产业的面貌、这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大大不同。工业化养殖的好处,首先是保证食品安全,其次减少对海洋的破坏,再次节约了空间。

中国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发源于青岛,而青岛在这一行业却没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当前我们提出打造“蓝色硅谷”,正好借此机会将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海岸来进行大面积的养殖,但青岛完全可以在工业化海水养殖的新一轮浪潮中,把种苗产业做大做强。

在这方面,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一到两家有实力的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共同做好工业化海水养殖;二是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让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做大青岛的种苗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吸引人才要眼光放远

打造“蓝色硅谷”,核心在于集聚人才,人才是科研的根本。青岛吸引人才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很多平台,有了这样一支海洋科研队伍,其中有科研院所,也有大学。同时,青岛城市环境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青岛生活成本比较高,受政策限制,比起很多地方,我们在吸引人才时,拿不出更优惠的政策。

希望青岛在打造“蓝色硅谷”的过程中,重视人才问题。我看到青岛高新区提出的“人才特区”概念,觉得眼前一亮,其中有很多政策,对吸引大量科研、创业人才来青很有帮助。

引进人才还要注意一点,搞科研需要时间周期,不会像投资建厂一样,来了两三年就会产生效益,要给科研人员充足的时间,同时还要允许失败。毕竟科研项目,不可能每个都成功。

欧洲海洋能源中心高级主管理查德?莫里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蓝色硅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法,在我看来,首先应该注意海洋安全,现在很多海洋自然灾害发生在世界各地。所以蓝色经济的前提必须是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不断开展海洋科学研究,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蓝色硅谷的重要手段,通过国际合作可以与国际同行广泛交流、共同推动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这次我们与青岛市科技局和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也是为了能够将我们在海洋能产业化方面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引入中国,共同合作促进两国海洋能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