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源于爱心 诚信铸就辉煌——访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新生同志
海洋财富网特约记者周安昌报道 “全年建造船舶74艘。完成销售收入39.67亿元,同比增长40.1%;实现利税10.92亿元,同比增长78.2%;实现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77.9%;出口创汇2.735亿美元,同比增加59.6%;目前在建和手持各种船舶104艘,交船期至2013年。” 当我们翻阅统计报表,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确实每一年都令人鼓舞和振奋,驱使着我们去寻觅公司发展的真谛。
张新生同志--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这个与船舶打拼了40多个年的山东汉子,温文尔雅、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说到造船业的形势,他引经据典,谈笑风生,侃侃而谈;追述黄海造船的发展历程,他引以为豪,爱心涌动,溢于言表。“黄海造船是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地方中小修造船企业,造船能力之所以能从企业改制前的2万吨跃升至今40万吨。产品结构也由只能生产小型渔业船舶转型为研发制造客滚船、多用途重吊船、海洋工程船和远洋渔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企业社会贡献率逐年提升,上缴税金在2009年突破2亿元后,2010年又突破了3亿元,与销售收入利润率一样位居全国同行业榜首。关键的一条是,黄海造船人有“责任源于爱心”的使命感,用“诚信铸就辉煌!”
自1999年企业改制以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纳税金额也是屡创新高,成为荣成市名副其实的纳税状元。2010年,企业入库地方各税2.2亿元。被授予“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
求利当求千秋利,求功当求百世功!
“诚信为本、质量第一、强化管理、顾客至上!”这是黄海造船的企业精神,张新生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占用国家的资源与空间,就要创造社会价值,要有赢利,要回报社会,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税法,运用政策指导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的税法遵从度”。
长期以来,黄海造船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宗旨,把依法诚信纳税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次,德国客商来中国考察船舶建造合作时,黄海造船与韩国一家名气很大的造船企业同时被确定为合同首选单位,两家企业技术相当,各有千秋。德国客商在黄海造船考察过程中,被一块“诚信纳税先进单位”的牌匾深深吸引住。几经考察交流,最终德国客商把船舶建造订单给了黄海造船。值此,德国船东先后在黄海造船建造了600箱集装箱船近30艘,水泥运输船6艘和2.5万吨多用途集装箱船5艘。同时,600箱集装箱船又成为欧洲船东入级中国船级社的首选船型,引起了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船东的关注,使该型号船建造总量达到45艘。这件事对张新生同志以及企业经营决策层触动很大,更加坚定了将“诚信经营、诚信纳税、回报社会”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之一的决心。其后,黄海造船又相继设计建造了25000吨、28000吨、29000吨和31000吨多用途重吊船。目前,黄海造船手持和在建的多用途重吊船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0%。其中,出口德国的31000吨多用途重吊船被誉为世界货运船舶中建造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系列船舶之一。与德国客商的成功合作,加快了企业上档升级和向现代化、国际化造船企业迈进的步伐。
“企业正常支出前,首先要打算两件事,一是缴税,二是工资”, 在张新生同志的眼里,国家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具有40多亿元资产的造船企业财务负责人,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流出。20余年的财会生涯,让他深深懂得,资金保障是企业生存的头等大事。他秉执“诚信为本”的理念,不仅为企业赢得信誉、赢得客商,而且也赢得各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张新生同志一方面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银行联系备足数亿资金应对经营风险,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低成本批量购进船用钢材等生产物资,降低建造成本。“危中求机”不但使企业正常经营没有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为企业摊低了原材料成本,为企业的后续发展积聚了能量。
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机会总是眷顾有责任心的人!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独到见解,是他人生阅历的积累。1961年,作为随军子弟,张新生同志在上海度过了学生时代。1971年,随着父亲的离休,张新生同志回到家乡,成为山东省黄海造船厂一名铸造工人。十年间,他干过铸造翻砂工、当过团支部书记、做过党支部宣传委员。1981年,企业内部招考财会人员,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为了尽快胜任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1982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报考了电大企业管理专业,这为其后参与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联系当时企业正在进行的企业承包工作,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开展企业划小经济核算单位,进行承包核算的毕业论文,不仅得到了老师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还被许多企业推行承包经营作为翻制和借鉴的范本。在实际工作中,他不放弃任何学习提升自己素质的机会。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省水产局组织开展工业企业整顿,他作为检查团成员深入各地水产系统企业进行检查,他把检查的过程作为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过程,每到一处他都虚心向有经验财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别人在核算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财务管理帮助企业加强对人、财、物的控制,探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自觉的学习、有准备的学习使他的工作能力很快在同行当中脱颖而出,由于刻苦好学、工作出色,他很快被提拔为财务副科长、科长。1992年他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1996年被企业任命为总会计师。1998年企业进行改制,张新生同志以深厚的企业管理功底和对公司法的深刻了解,成为企业改制办公室主任,确保了企业平稳过渡,企业效益逐年提高。企业改制后,先后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协助总经理分管公司与经济有关的工作。可以说,是军人父辈的教诲,高温炉旁的磨炼,铸就了他永不言弃、追求卓越的品质,伴随着他与黄海造船风雨同舟度过了40余年。
“每个企业都有可能存在少缴税或多缴税的情况,怎样更好地把政策学透,避免因不理解税法致使企业蒙受损失、致使国家和职工利益受到侵害。”这是张新生同志对于“依法诚信纳税”的诠释。即便是当上公司副总经理,张新生同志也没有放弃学习和提高自己,税法、公司法、经济法是他关注的重点,《中国税务报》是他每天必看、期期必读的报纸,对于与企业相关的政策他都剪下来,列明出处以备后用。对于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他几近达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毫不夸张的讲,就连许多从事税收工作多年的业务骨干有时都自叹不如。例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在对企业2008年纳税工作进行审计时,双方就企业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界定尺度产生分歧,注册税务师认为,所有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物品不分价值大小都应按固定资产项目,而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是,对税收政策有着深入研究的张新生同志认为,企业低值易耗品虽然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也应该可以做进项税额抵扣。张新生同志很快找到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度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的文件,文件规定,“会计上做低值易耗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做进项税抵扣”。事实证明,张新生同志的处理是符合政策规定。
用“诚信与爱心”撑起黄海造船远航的云帆
古人云,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人做事先要想别人,别人才会与你合作”这是张新生同志对诚信最直白的理解。他对公司财务人员的成长非常关心,不断向财务人员灌输诚信与爱心的执业理念,经常鼓励财务人员参加财会方面的培训,时常带领业务骨干参加国内高层次的税收政策培训班。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财务人员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为公司加强财务核算,提升赢利水平夯实了基础。
他热爱黄海造船,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年近花甲的张新生同志,在黄海造船工作了40多个年头,他与大多数黄海造船人一样,把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给了黄海造船。对公司里的一草一木具有感情,只要不外出或开会,到车间转转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看看企业的绩效工资定的是否合理,听听职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他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税收的发展,他把纳税视为企业诚信的最高荣耀。谈到税收,张新生同志谈得最多的字眼就是“税收遵从度”,在他看来,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的提高是社会文明进度的标志,需要企业、税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精心呵护。为了帮助税务部门加强个人所得税控管,他专门组织力量开发了一套工资薪金所得税核算软件,将工资、所得事项和个人所得税计算扣缴体现在一张表中,严格履行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和代扣代缴制度。2010年,企业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达到3900多万元。
多年来与税务部门打交道,他非常了解税务人员的辛苦,总是尽自己所能地提征管建议、帮助提供一些外协户的涉税信息。因为他理解,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把关不严会给税收带来多大的征管难度。为此,他进一步健全了公司的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的合同在签订前必须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之后再签订,所有报销事项必须取得真实、合法的发票凭证入账。仅此一项,每年能给国家税收挽回上千万元的税收流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短暂的接触,肤浅的走访,从张新生同志的言行举止,我们感受到黄海造船人的爱心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看到黄海造船的决策层用诚信之心,铸就了黄海造船的辉煌。我们衷心祝愿,黄海造船人象海燕一样在市场竞争的滔滔大潮中,迎着暴风雨,搏击长风,展翅翱翔!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