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崔鲸涛报道 被誉为“海上高尔夫”的海钓是风靡世界的一项休闲户外体育活动,近几年海钓运动也在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近日,记者在由求是 《小康》杂志社、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海洋休闲高层峰会上获悉,国际钓鱼运动协会认证的国际A类赛事世界钓鱼运动大会将到中国举办。
专家指出,大力发展海钓产业,可以整合利用多种资源,带动酒店经济、购物消费、游艇经济、海景房产经济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海洋休闲旅游产业链,是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在美国,海钓爱好者目前已超过8000万人,钓客人数远超过高尔夫球和网球人数。年消费额可达到800多亿美元,休闲渔业产值是常规渔业产值的5倍。此外,海钓渔业还为美国提供了120万人就业岗位。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钓鱼爱好者超过9000万人,近年来,上海、青岛、大连、深圳等沿海城市共建立了7家经营海钓业的俱乐部。
求是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认为,通过举办世界钓鱼运动大会,承办城市将成为世界钓鱼爱好者的关注焦点和信息传播中心,并以此打造包括渔具企业总部基地、游艇基地、海钓赛事活动基地、休闲旅游度假、海钓产业人才交流基地等在内的产业链。
“以海钓为核心的休闲渔业将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亮点。”舒富民说,每年举办世界钓鱼运动大会,吸引到举办城市的人员规模将达到数百万,增加旅游收入预计达到50亿元,将直接吸引投资100多亿元,增加当地固定资产投资60多亿元,拉动地方投资将达到200亿元以上,可解决当地2万多人的就业问题,真可谓是小小渔竿 “钓起”了大产业。
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体育产业专家何文义认为,举办这一国际高端品牌赛事,将在吸引投资、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等方面拉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休闲产业的发展是世界海洋休闲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海洋休闲发展模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干部培训局局长胡伟平分析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表示,海洋休闲品牌活动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