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宙斯盾”舰群布阵三大洋 加紧控制封锁太空
美国东部时间2月20日22时26分(北京时间21日11时26分),美国海军从其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的“伊利湖”号巡洋舰上发射一枚SM-3导弹,成功击中一颗失去控制的美国间谍卫星。图为美国国防部当天发布的“伊利湖”号巡洋舰发射SM-3导弹时的照片。 新华社/路透
随着2月20日美国“宙斯盾”导弹巡洋舰用舰空导弹精确击毁卫星试验的成功,世人惊呼美国海军海基反导作战系统的拦截能力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太平洋区域“宙斯盾”战舰拦截弹道导弹的部署已进入实战阶段。事实上,美海军早已悄悄开始了围堵弹道导弹“威胁”的海上实战部署……
美国“宙斯盾”舰的部署现状
“宙斯盾”舰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及其海外防区,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而美国的“宙斯盾”系统主要装备在2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6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部分正在建造)。这些舰只分别驻泊在美国本土的诺福克、圣迭戈等海军基地以及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和日本的横须贺军港等地。
美军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宙斯盾”驱逐舰占美驱逐舰总数的48%,“宙斯盾”巡洋舰占美巡洋舰总数的约42%。也就是说,美国已有超过40%的“宙斯盾” 战舰部署到了太平洋地区。2008年,又有两艘最新的“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古里德雷”号、“桑普森”号加盟太平洋舰队。
在自建海上“宙斯盾”舰作战群的同时,美国还积极向盟国销售最新型的“宙斯盾”系统,企图组成庞大的海外“宙斯盾”舰作战群。其中,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将分别拥有6艘、3艘和3艘“宙斯盾”驱逐舰;西班牙和挪威也分别将有6艘和5艘“宙斯盾”护卫舰。
这些“宙斯盾”舰已部分服役,虽然有些仍在建造或海试中,但都将在美国“宙斯盾”舰改造计划完成前服役,届时世界上将有接近110艘“宙斯盾”战舰。
当然,尽管这些舰都被称为“宙斯盾”舰,但它们并不完全一样,其中性能最先进、技术最复杂的当数美、日海军的反导型“宙斯盾”巡洋舰、驱逐舰。例如,美海军新服役的“伯克”级“温麦亚”号、“古拉维利”号、“苏托克得尔”号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经过升级改造的“金刚”号。
资料图片:美国海军装备有“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的“夏洛”号巡洋舰
“宙斯盾”舰群的改造浪潮
将防空型“宙斯盾”战舰改装为反导型海基防御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工作。一是将“宙斯盾”系统计算机程序升级,使新型的SPY—1型相控阵雷达能探测和跟踪飞行高度更高的、飞行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使其具备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二是装备“标准”-3型舰空导弹(目前为“标准”-2A6型)。只有这两项工作都完成的“宙斯盾”舰才具备海上反导拦截作战能力。
目前的美国反导计划主要是对18艘“宙斯盾”战舰——3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进行反导升级改造。此次防空型“宙斯盾”战舰一举击落了高速运行的卫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使用实战武器系统的演习。“宙斯盾”战舰作为发射平台搭载着反导武器在全球各大洋游弋,对于美国控制封锁太空具有重大意义。
加紧在三大洋的前沿部署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基地主要有圣迭戈、珍珠港以及横须贺海军基地等。这三道防线配置基本上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总体部署是一致的。
从军事技术观点看,导弹击毁卫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和前苏联早就有这种能力,但从当今国际政治的大趋势看,美国海军这种加强“宙斯盾”战舰反导能力的举动将被视为太空军事化新时代的开始,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太空军备竞赛。
珍珠港是美国海军进行反导试验的主要海军基地,也是目前海基反导实力最强的港口。在这里部署有经过3.0E版升级改造的伯克级驱逐舰“拉塞尔”号、“保罗 ·汉密尔顿”号、“侯伯尔”号和“奥坎尼”号等。此外,在这里部署的“伊利湖”号和“皇家港”号“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海上导弹防御试验中充当了先锋舰的角色。“伊利湖”号基本是美国各种级别舰载“宙斯盾”反导系统的试验舰,曾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反导试验。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没有放松在印度洋上构建“宙斯盾”战舰海基反导系统。2月27日首次访问印度的美国防部长盖茨宣布,美印两国今年将正式磋商共同开发反导系统的可行性,这意味着此前一直暗流涌动的美印联合反导合作机制正式浮出水面。鉴于印度于2月26日刚首次试射了潜射弹道导弹,因此有专家认为,美印联合构建反导系统将对影响亚太乃至世界安全格局。
在大西洋上,北约组织构建海基反导拦截系统的行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行动当中。然而由于各国在反导需求和成本等方面的分歧使该计划迟迟得不到落实,美国便决定“单枪匹马”地部署自己的欧洲反导系统,目前就形成了北约的欧洲盟国(简称北约版)和美国的两套反导体系。
美海军的大西洋舰队已派遣三艘最先进的“伯克”级IIA2型“宙斯盾”驱逐舰“基德”号、“斯特雷特”号、“德维”号定期到欧洲的港口访问,美国的海基“标准”-3反导导弹已直指欧洲苍穹。
“宙斯盾”与美国的太平洋岛链防线
从美海军“宙斯盾”战舰群的部署可以看出,横须贺和珍珠港基本与美国太平洋防御的三条岛链中的两条重合,而圣迭戈则构成了美国最后一道防线。美国“宙斯盾”战舰的作战运用基本依托着这三道防线展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近海机动,多层拦截——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海上为沿海或内地目标增加一层机动式导弹拦截防线,特别是对港口防御非常有效。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关岛、横须贺及冲绳等地和港口部署有大量的军事力量。“宙斯盾”舰可以在这些地区近海机动,并与岛上部署的“爱国者”PAC-3型防空导弹等末端防御系统构成两层拦截,有效保护太平洋上的重点目标。
混合编队,区域防御——近年来,美国航母编队的海上反导防御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部署在横须贺的“宙斯盾”战舰本身就属于美海军航母打击群,因此负责港内与海上巡航的航母反导安全将是其首要的作战任务。当前美国航母打击群的防空网一般由三层组成:最外层为外防区,距离为600~1200公里,主要由预警机、电子战机、战斗/攻击机担负;中间一层为中防区,主要由装备“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及其舰载“标准”系列舰空导弹等担负,中防区通常距航母90~185公里,而对弹道导弹的防御将把这一防御区半径扩大到500公里;最里一层为内防区,主要由舰上的“密集阵”近防炮、“拉姆”导弹等点防御武器和近防武器系统构成。
抵近部署,海上遮断——由于舰载“宙斯盾”反导系统几乎可以对从弹道导弹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的全程进行拦截,因此其可以部署在弹道导弹飞行弹道下方的任何点。
远洋巡弋,早期预警——从上述“宙斯盾”战舰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具备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是其重要的能力提升阶段,因此其可以作为远程探测传感器机动到弹道导弹威胁区前沿,将导弹发射飞行信息传送到美国本土,为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陆基高空中段拦截导弹系统提供早期预警,甚至可以对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弹道导弹动向进行监视,这无疑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阵地向前推进了1万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