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只要给我一块土地,你这里配套产业链缺什么我们就投什么。”9月17日,第二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在滨州举行,日本伊藤忠(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池添洋一向滨州市表达了投资的渴望。当天,共有138个项目、22个购销合同成功签约,金额共计2096.14亿元,其中外商投资3亿美元。
此前一天,9月16日,省政府在济南召开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工作会,宣布了未来20年482万亩未利用地的开发宏图。此举被看做是,黄三角的最大优势近800万亩未利用地正式进入开发程序。
此后一天,9月18日,省政府在济南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合作备忘录,山东“黄蓝”两区的建设成为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央企投资大门开启。
三天三件大事,关键词无外乎“土地”和“投资”。在黄三角,这块我国沿海最后一个未被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土地”和“投资”究竟演绎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飞地”样板庆云
成客商追捧对象
根据第二届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洽会的活动安排,9月17日下午是建设项目推介暨经贸合作项目签约时间。下午2时,记者准时赶到位于滨州大饭店二楼的泰山厅时,会场内已是人声鼎沸。淄博、滨州、东营代表团正在入口处散发各自的项目推介书。
落座后,德州代表团的联络人德州市区域合作办公室刘延清科长向记者抱怨资料带少了,“一会就让记者们抢光了。”
很快,黄三角六市的分管副市长开始轮番上台进行建设项目推介说明。
首先上台的是滨州市负责人,“滨州有未利用土地182万亩,其中国有未利用土地达115万亩……”伴随着众多项目介绍,当地的土地优势被发言人着重强调。在滨州、东营之后,潍坊市负责人上台公布的规划蓝图更为惊人,“滨海区定位为潍坊新城区,总规划245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入住项目超过100个。”接下来,烟台莱州市提出了打造亿吨港口的目标,所凭借的优势除了黄三角地区最好的建港条件,还有24.3万亩沿海未利用土地。要知道,2009年山东省获国家批准建设用地指标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也仅有25万亩。
面对潍坊、烟台等工业大市,德州也不示弱,对庆云县和天津红桥区合作的北方首个“飞地经济”开发区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隆重推介。话音未落,德州市区域合作办公室刘延清科长就成为台下众多媒体记者和客商的寻找对象,庆云县黄三角建设办公室的李景春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
在黄三角六市负责人轮番上演的项目推介“秀”期间,记者粗略记了下,“土地优势”无疑成为各市长眼中的“宝贝”,被屡屡提及。
企业争地比原来容易了不少
淄博高青扳倒井集团参会人员告诉记者,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拿地仍然很严格,但比原来容易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第二届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洽会推出的160多个意向投资项目中,除20多个具有高技术种子公司性质的项目外,全部是过亿元的大项目。翻开项目推介书,一些项目投资资金之大,用地之多,十分罕见。
“山东绿龙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2000亩”“齐鲁现代物流园,占地6200亩,可满足淄博每年7000多万吨的化工、矿石物流量”“北京某通用航空公司意向在东营建设飞机生产基地和国内首家飞机6S店”“格普农业有限公司有意规划占地千亩的农业园区”……
除了企业的谋划,依托丰富的土地储备,区域内6市19县也有众多大手笔:滨州航空产业园、滨州北海新区、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潍坊滨海开发区、莱州临港产业园……“我们为各类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成为各地政府响亮的许诺。
最大优势是土地
20年开发482万亩
9月16日,在正式印发山东省政府《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一天后,省政府便马不停蹄召集黄三角区域六市在济南召开未利用地开发工作会议。
省发改委主任、省“两区”建设办主任张超超公布了历时数年的黄三角区域未利用地摸底调查:黄河三角洲拥有未利用地共792万亩。考虑生态用地、规划期开发条件和成本等因素,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共482万亩。今后10年,黄河三角洲要开发未利用土地200万亩;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其余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开发任务。
除了开发规模,会议还提出了创新的开发方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将组建土地指标交易管理机构,设立土地指标交易有形市场,提供交易场所、发布交易信息和代理交易行为。此外,鼓励工业用地紧张的地区到备用区投资建设,发展“飞地经济”。
“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是黄三角的最大优势。”9月16日,山东财经大学(筹)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告诉记者。
央企加码
“黄蓝”两区
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与山东省政府在济南签署合作备忘录。
据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介绍,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以这次与山东省政府的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协调引导作用,推动中央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利用山东半岛资源、区位、市场优势,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共同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据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和山东企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我们期望以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央企业技术、品牌、人才、资金等优势,在海洋产业发展、高效生态区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央企业提供良好投资创业环境,全力支持中央企业在山东兴业发展。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已在山东“黄蓝”两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