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年改革 海南抢占了体制改革制高点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9:44 

“海南一开始就抢占了体制改革的制高点。”近日,海南“小政府、大社会”体制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现任海南省委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的廖逊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首海南20年来的改革历程,颇感自豪。

“小研究员”做出了“大文章”

作为最早提出“小政府、大社会”设想的人,廖逊当初压根儿没有想到,设想会那么快就在海南得到实施。

1986年3月,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廖逊,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经济系统观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一篇论文,初步提出“大社会、小政府”的理论观点,受到与会专家的重视。此后,“大社会、小政府”又在一系列全国性的会议和传媒上广为宣传。

当年12月底,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贺光辉来信,要求廖逊用一两千字简述这套理论观点。“后来我才知道这件事有多么重要,当时中央有关领导人正是听了贺光辉的转述,才在1987年4月11日的讲话中,确认了海南要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改革方向。”

而廖逊本人,则是在读了1987年9月24日的《人民日报》才知道这事的。当天报纸头版刊登了建省筹备组组长许士杰与记者的谈话,明确提出海南建省一开始就要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向出发,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要搞“小政府、大社会”。

1987年11月,廖逊作为中国社科院专家组成员,应邀来到海南,在有关机构拿出 6份机构设置方案初稿均未获通过的情况下,根据建省筹备组主要负责同志提出要“设计些上头找不到的部门,让海南的机构找不到婆婆”的原则,按照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为海南设计出了贸易、工业管理一体化,外引内联和海内外投资管理一体化,农、林、水管理一体化,文化、新闻、出版、体育管理一体化的“小政府、大社会”行政体制框架,得到建省筹备组主要负责同志首肯,并很快获得中央批准。

“最大的阻力是孤军深入”

“海南‘小政府、大社会’改革最大的阻力在于孤军深入。”廖逊说,“当时中央和其他省份的体制改革都还没有动,海南的一些工作在具体开展时碰到了大环境的障碍。”他举例说,“贸工厅运行不到一年就解体了,分成贸易厅和工业厅。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央政府不仅贸易、工业没有由统一机构来管理,就连这两个领域本身的管理也处于分割状态,海南贸工厅的很多工作不能对口。”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