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引人注目

来源:张向冰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9:11 

3月7日上午10时整,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中外记者云集,会场庄重而热烈,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正在召开。“积极建言献策、共绘‘十一五’蓝图”,成为本次中外记者招待会的主题。吴敬琏、林毅夫、赵忠贤、邱晓华、鲁志强委员出席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据鲁志强委员介绍,“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区域发展方面涉及环渤海经济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第一次提出加快滨海新区建设,促进环渤海区域发展这个命题,这是在去年三次会议上由天津56名委员联名提出的。这个命题很快受到了全国政协的关注,在两次调研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研究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的发展,促进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批示:政协的报告请发改委在制订经济社会“十一五”和长远规划时统筹研究。

鲁志强委员说,环渤海经济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在政府层面有四方面工作可以着眼。第一就是规划,确定滨海地区和环渤海将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现在已经做到了,而且已经发生了作用。

第二就是要提供一些方便、提供一些政策,打破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障碍。在环渤海地区,天津和北京这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了上海,但是它们对周围地区的带动作用,以及这两个大城市互相促进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很多专家认为,环渤海地区没有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京津这两个城市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

第三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比如环渤海地区实际由三大块组成:大连、山东、京津冀。这三块发展有软件上的原因,也有硬件上的原因,这都需要中央政府创造条件。比如在环境、项目审批和京津快速通道等方面要给予关照。最后一项就是要给予政策上的特殊优惠,如成立渤海银行,再比如天津周围有大量的荒地和盐碱地,在土地政策上能不能适当给予一些关照等等。

另据记者采访,天津市市长戴相龙面对记者“围攻”,时刻不忘“灌输”他的“一号工程”: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戴相龙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这次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我们一定要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把滨海新区建成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促进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链接 鲁志强,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著有《人口问题与战略》《面对政策之剑》等著作,主持和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核电发展政策研究》等课题。2005年7月,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作《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起飞》发言,并参加就此问题的相关调研,参加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就中部崛起问题进行调研。

2006年3月11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