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起蓝色龙头——山东潍坊“三区”建设扫描
一
2005年,山东省潍坊市开始了新一轮沿海开发。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北部沿海地区作为支撑全市增量投入、实现跨越赶超的最大空间,在海洋经济、海洋优势产业培育等方面全面推进、率先突破”。在开发布局上,以滨海区为中心,寿光北部、昌邑北部为两翼,举全市之力推进北部沿海开发,让资金、项目,人流、物流、信息流一起聚集北部。
2009年以来,国家、省相继做出了“三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这为我市北部沿海地区开发带来新的机遇。我市东连青岛、烟台,西接淄博、东营,南靠临沂、日照,北濒渤海,处在半岛经济主体区与联动区相接的枢纽位置,是全省唯一具备“三区叠加”的城市,这为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市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对“三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半岛蓝色经济区统领其他“两区”建设,采取措施,高昂蓝色龙头,绘就新的发展蓝图。
二
为加快“三区”建设,我市确立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全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项指标超过国家生态市标准,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环渤海地区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在战略定位上,着力打造“一城、五基地、一极”。“一城”,即滨海新城。建设渤海南岸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打造引领服务北部沿海发展的核心,成为与中心城区相互呼应、错位发展的次中心;“五基地”,即以蓝色经济为引领,以海洋和临海、涉海产业为纽带,打造竞争力强、在国际上有影响、全国重要的特色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科教创新基地;“一极”,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之一。
在空间布局上,科学设置了“一带、一体、两翼、多点”。“一带”,即把北部沿海地区作为全市海洋产业和临港、涉海产业的隆起带和核心带动带。“一体”,即以中心城区和寿光、昌邑、安丘、昌乐、潍坊滨海五个“卫星城”组团形成的半小时经济圈,作为全市蓝色高端产业发展的引领主体。“两翼”,即以诸城—高密组团和青州—临朐组团为两翼。“多点”,即各县市区和重点园区围绕蓝色经济发展,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全面向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转型,形成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多点支撑。
我市科学规划了滨海新城发展框架,合理确定“一城、三中心、三基地、四区”的功能,全面提升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水平。“一城”,就是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充满发展活力、富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突出“希望城、太阳城、幸福城、欢乐海”四城理念,实施科教创新区、中央商务区、高档商住区、旅游度假区四大功能区开发建设,努力实现滨海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发展、每天都有新变化。“三中心”,就是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商务中心、港口物流中心和滨海休闲旅游中心。“三基地”,就是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和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创新基地。“四区”,就是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潍坊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三
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九五一”的思路举措和工作部署,在“三区”建设上开足马力,按照“加快重点区域发展,确保实现滨海开发投入的新突破”的要求,积极推进滨海、寿北、昌北三大板块统筹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带动、特色园区培育、重大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三区”建设步伐铿锵有力。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交通设施方面,潍坊港3个2万吨级泊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00万元,下营港正规划施工,下营渔港及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滨海交通物流园、疏港铁路、潍日高速项目进展水利。水利设施方面,滨海沿海防护堤加高加固已完成,双王城平原水库正加快施工。能源设施方面,黄潍输油管道完成投资8.5亿元;莱昌输油管道完成投资3.9亿元;神华国华寿光发电、临朐至东营天然气项目进展顺利。生态建设方面,完成成片造林10.5万亩。这些“硬件”建设,大大优化了发展环境。
将重点园区作为“三区”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及各重点特色园区,向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企业集聚、综合配套能力较为完备的方向发展,着力增强园区研发创新功能和高端服务功能。全市14家省级开发区均规划了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特色园区,8家孵化器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大项目带动中,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实施“三个千亿”计划,以千亿级的投入打造千亿级产业,造就千亿级企业。重点抓好投资103亿元的弘润石化滨海工业园、投资320亿元的国电上海风电项目、投资130亿元的歌尔声学滨海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华春药业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投资60亿元的潍柴重机项目,将实施潍柴大功率船用发动机项目,努力打造全球船舶动力制造基地和环渤海修造船基地。
今年上半年,北部沿海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2亿元,增长15.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29.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23亿元,增长36.4%;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3.8亿元,增长24.4%。已入驻企业500多家,重点项目发展到309个。
四
大投入换来大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区”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综合协调,推进“三区”建设突破性发展。
我市根据不同阶段,适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推行“一站式”审批、“包揽式”服务、“无费区”管理等,在金融信贷、服务保障、奖励政策等多个方面,对项目给予支持。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每年风筝会、鲁台会都把推介“三区”当做重头戏来唱,通过内引外联、以商招商等形式,使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区”建设大见成效。一批重点项目,竞聚北部沿海地区,培育壮大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产业。北部沿海地区,一个高端高效、生态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正在迅速崛起。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