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港口群集装箱“航母”扬帆出海

来源:齐军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9:58 

山东半岛港口群内部集装箱运输跨区域整合成效显现,截至2月底,青岛港与威海港合资经营的威海港集装箱码头业务,累计完成45万标箱,年均增长49%;青岛港与日照港联手经营的日照港集装箱码头,实现吞吐量52.2万标箱,同比增长69%。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威海港为两翼的山东半岛港口群集装箱“航母”,愈来愈清晰地呈现在全球航运与物流的版图上。

在2006年和2007年,我国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青岛港先后与威海港、日照港结成联盟,合资经营集装箱码头。青岛港有航线和船舶规模的优势,日照、威海港有区位、岸线优势,两个优势叠加产生集聚效应。

货源腹地扩大。青岛港和威海港合资前的集装箱货源腹地基本上是以威海港为中心半径120公里范围内,合资后积极扩张货源腹地,先后开发了120公里—150公里范围内包括烟台开发区、牟平、莱山、福山等地,个别货种还延伸到150公里以外的龙口。货源腹地的扩大,为合作双方整体提高箱量打下了坚实的货源腹地基础。在青岛港和日照港合作后开通的集装箱航线被称做“海上直通”,在合作以前,这些货物运到青岛港,要绕行陆路胶州湾高速。现在由日照港直达青岛港,运费大大降低,像菏泽、济宁等地货物运费能节省三分之一。成本的降低使日照、青岛两港货源的吸纳力大大增强。这样就使青岛港的货源腹地顺利地延伸到胶东和鲁西南地区。

航线密度明显增多。青岛港和日照港两港的集装箱航线由一周一班加密到一天一班,每月的箱量呈现几何式增长态势,由最初的几百箱扩大到现在的每月5000多箱,增长了近十倍,双方合作的成效已充分显现。青岛港和威海港合资前,青威外贸内支线只有一条船、周两班运营。合资后增船增班,增加为两条船、周四班运营,海运力比合资前增加125%,支线箱量也由合资前的年3.3万标箱增长到现在年9.6万标箱,同比增长翻两番。

信息资源成果共享。拥有全国沿海港口最大的EDI中心的青岛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日照港集装箱运输原来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操作中,进出舱单需要业务人员手工通过电脑往里录,非常慢。启用了青岛港的信息管理系统,新系统使港口信息全部共享直通,以前需要三五个小时处理的业务,现在鼠标一点两三秒钟就全部搞定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