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专家称美日印澳海军均能轻易击沉中国航母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16:46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30日文章称,中国海军尽管可击沉驶近其领海的美国航母,但美国海军也能够随时击沉任一中国航母。除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乃至澳大利亚也具备利用潜艇顺利击沉中国航母的能力。越南也正在获得这一能力。

文章称,事情按今天的形势发展,航母与其说是一个军事设备,不如说是一个强国的标志。这让中国下决心投资这一昂贵、要求高的军事能力形式变得特别有意思。在今后很多年里,中国航母不能在与美国或其他大国海军力量的对抗中赢得胜利,中国自己也相当明白这一事实。

外媒文章称,今年8月,中国首艘航母(由一艘苏联时代的航母改装)首次进行海试,这似乎说明中国无论如何都要获得航母,至少在短期内如何。这向外界传达了中国打算在“亚洲世纪”扮演何种角色的信息,而且该信息并不令人安心。

外媒文章称,回顾历史,任何海军大国目标都是“海上控制”。这是一国可随时随地利用海洋的能力,不管是以贸易目的,还是以投射军力为目的。一个国家通过限制所有对手攻击已方舰艇的能力夺得海上控制权。

外媒文章称,100年来,美国一直掌控着西太平洋地区海上控制权——正如在美国人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与英国几个世纪以来所做的那样。直到现在,在亚太地区,唯一挑战过西方海上控制的国家是日本——在1945之前的几十年里。美国通过其无可匹敌的航母力量击败了日本,摧毁了日本对西太平洋的控制。在空天力量时代,航母是夺取海上控制权不可或缺的工具。

外媒文章称,中国一直认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上控制权是华盛顿在亚洲战略优势的军事基础,而且,美海军航母是关键。因此,在过去20年里,中国一直致力于强化、扩展其海军与空军,试图通过发展可击沉美国航母的能力,使美国丧失海上控制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成功使美国承认其在西太平洋的海上控制权正在被削弱。但是,对中国而言,使美国丧失海上控制权与自己取得海上控制权并不相同。中国的海军战略更多集中在更加有限的目标上——战略家称之为“海上拒止”:即在不阻止敌方攻击已方战舰的情况下攻击敌方战舰的能力。目前,无需向海洋部署战舰也可达到“海上拒止”的目标,因为陆基飞机、远程导弹与潜艇可以比其他战舰更加有效的击沉战舰。这也是中国所做的事情。

但是,只有航母可以为取得海上控制所需其他战舰提供全天候保护。这意味着,夺取海上控制权需要航母,而部署航母就需要夺取海上控制权。航母存在的问题是其体积巨大、航速相当慢、易于被发现,也易于被击中。此外,航母造价也相当昂贵,因此成为了极具吸引力的目标。

外媒文章称,现代海战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也是中国完全理解的一个事实——是海上封锁相对而言容易实现,但是海上控制却是极难的。许多国家能够实现最重要海上地区的封锁,但是没有国家能实现海上控制,以御强敌。这就是中国航母计划的问题所在。中国海军完全有可能击沉过于靠近的美国航母,但是美国海军却肯定能在任何时候,击沉任何中国航母,即使是在中国自己的领土上。此外,不仅美国海军:日本、朝鲜、印度——只要潜艇能派上用场甚至是澳大利亚——都有能够不费太大事就击沉一艘中国航母。而其他国家,如越南,也在逐渐获得这种能力。这意味着,在亚洲海域,只要中国面对其他大国,或只是活跃的中等国家,其都没有机会实现海上控制。因此,中国航母有何作用?为什么中国将如此多的开支用于建造航母?

外媒文章称,这有两个可能的解释。其一就是中国购买昂贵的能力只是为了增加威望,并没有任何战略意义。这种解释让人比较安心。如果事实果真是如此,这对害怕中国海军力量日益增长的国家而言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在航母(可轻易被发现并击沉)的花费越多,就说明其在潜艇、导弹等其他更有效武器力量上的花费越少。不过,可信度不高。

外媒文章称,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则让人不安:即,中国高瞻远瞩,看到一个其可实施海上控制的亚洲,并可像美国一样利用航母在整个亚洲投送兵力。在其计划中,中国不仅会使美国离开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而且替代其成为主导国家,还会还将利用其兵力投射,使邻国屈服,这种可能性极大。

外媒文章称,只有中国期望并意图在几十年内(这也是中国航母能力成熟需要的时间)获得优于美国的能力,其航母计划才具有战略意义,但该事实让人不快,而且亚洲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希望这个未来成为现实。

面对这一情况,亚太国家不能不顾中国崛起、美国财政紧缩的事实,只试图确保美国在西太的海上控制。理智的作法是,确保美国和澳大利亚强大的海上封锁能力,并使中国相信其不可能实现其航母计划中可能暗示的宏伟雄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