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总队巡航累计近两万海里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19:5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自蓬莱19-3油田B平台附近、C平台发生溢油事故以来,中国海监总队、中国海监北海总队,以及地方各级海监机构,作为海洋行政执法主体,一直坚守在应急处置的第一线。据了解,在过去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利用陆、海、空等多种手段,紧密监视溢油现场,指导油污的收集清理工作。
实施24小时动态监视
渤海溢油事故发生后,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快速反应,先后派出多艘次海监船舶和3架海监飞机,对事故现场实施了24小时动态监视监测。同时,北海总队向发生事故的蓬莱19-3油田B平台、C平台派出了执法监测人员,实施现场值守和定点巡航,进行全程监管。
对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控,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翔实的数据。据了解,自溢油事故发生以来,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及各监测技术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装备,仅8月5日~8月11日一周时间里,北海总队就开展应急监测10航次,监测站位46站次,出海56人天,获得现场监测数据175组。
在严密监控溢油情况的同时,海监执法人员及时督促、指导油田方面对海上油污进行清理、回收,有效地降低了危害程度。
8月20日,记者随“中国海监17”船采访时,海监执法人员在C平台附近海域发现了油膜。随船的海监执法监察员随即发出指令,要求康菲公司作业方立即派遣溢油回收船前往指定位置进行溢油回收,并在清理完毕后报告。指令发出后,另一艘海监船也同时配合执法。十多分钟后,油污清理船到达指定位置,并进行清理工作。
严密监控渗漏点
各级海监机构对溢油事故现场的严密监控,有效地防范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并对事故责任方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
8月25日,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监督、督促下,康菲公司承认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床又发现了新的油污 (含油基泥浆)渗漏点,这些渗漏点与前几日发现的渗漏点为同一来源。
卫星、海监飞机、海监船舶监测信息表明,8月24日,蓬莱19-3油田监测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类浓度较高。高值区主要位于C平台海底油污清理现场,平均浓度超过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8月25日,北海分局综合卫星、飞机、船舶的监测结果和在平台值守的海监执法人员提供的信息,确认B、C平台继续处于停产状态。
环渤海地区形成合力
截至8月26日,中国海监北海总队为处理此次溢油事故海上巡航已达17147海里,海上航时1696小时。同时,中国海监派出多组执法、监测人员在现场对应急处置工作实施监督,根据卫星、海监船、海监飞机的监视情况,指导现场的油污清理回收工作。
为防止渤海溢油影响沿岸海域,中国海监北海总队组织环渤海三省一市海监队伍对近岸海域及陆岸区域进行了高密度、高频次监视监测。同时,他们和环渤海地区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各省市海监机构密切配合,开展监测和巡视工作。据了解,仅8月7日~8月13日期间,中国海监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总队分别组织海监船舶和所属各支队对辖区内近岸海域及陆岸区域进行巡视,共组织海监船、艇巡航102航次,海上巡航3200余海里,陆岸巡视13000余公里,派出人力200多人次。
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及所属各支队,将与环渤海三省一市海监队伍、监测机构密切配合,继续加强对近岸海域及陆岸区域的巡视,对溢油事故的影响进行严密监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