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六百年 从海图到电子海图

来源: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0 20:20:37 

方寸间六百年 从海图到电子海图(组图)

传统航海图

方寸间六百年 从海图到电子海图(组图)

电子海图

“中国海军825日举行中国官方电子海图发布会,正式对外推出国际标准版的中国海区电子海图。这是中国首次对外正式发布中国海区国际标准电子海图。”

其实,中国人系统绘制航海图集的历史已近600年。

什么是海图?什么又是电子海图?

海图:“大海的地图”

海图其实就是地图的一种,是以海洋为描绘对象的一种地图。由于海洋与陆地最大的不同是基岩上覆盖着海水,在海洋各处,海水有不同深度、温度、盐度、密度以及透明度。由于天文、气象以及地壳运动等原因引起海水不停运动,因此必须采用与陆地中不同的测量方法。这就导致海图的成图方式与地图大不相同。除此之外,海图表示的内容和表示方法也明显不同于地图。如果按照用途分类的话,海图可以分为:通用海图、专用海图以及航海图,其中,由于人类很早就用航海的方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知,所以,航海图在海图中的数量最多。

中国是海图“鼻祖”之一

海图的产生源于人类对于海洋认识的逐步深入,而航海是人类认识海洋的重要手段。中国是海图的“鼻祖”之一。《论语·公冶长》有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足见在战国时期的山东地区已经可以航海出行了。《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中关于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的记载也从侧面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具备长距离、长时间航海的能力了。唐代地理学家贾耽的《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中记载了:"……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明确指明了海上的航行路线,可以说是中国早期海图的雏形。

明朝是中国古代航海业的鼎盛时期,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中,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在第六次下西洋之后,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郑和航海图》是以行船者站在船头观测有关景物时产生的视觉感受而绘制的,有山画山,有岛画岛,突出了海岸线、离岸岛屿、港口、江河口、浅滩、礁石以及陆地上的桥梁、寺庙、宝塔、旗杆等沿岸航行的标志,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和4幅过洋牵星图,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郑和航海图》,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航海图集,比荷兰人瓦赫纳尔(Waghenaer)的著名海图集《航海明镜》要早一百多年。

中国“海图人”的由来

192110月,民国政府确定成立海道测量局,在上海办公, 并且照会各国驻华使团:以后未经我国政府许可,各国不得自由测绘中国领海。在英国曾经专门学习测绘海图的陈恩焘先生,成为中国第一任海道测量局局长。

1929年,民国政府成立海军部,并于11月明确规定:“海道测量局直隶海军部,掌握全国水道测绘各项业务之规划与实施,各国水道图之收藏与保管及海洋测政事宜”。

19495月,华东军区上海市海军接管部接管了残留上海的原民国海军部海道测量局,并于当年6月成立“华东军区海军海道测量局”。1951年海道测量局改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当年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部改名为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简称为航保部)。尽管名字几经变革,但是一直是我国海洋测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根据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三章第十三条之规定,海军负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洋基础测绘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海道测量机构,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法定的官方航海图书出版机构。在人民海军序列里,他们是特殊的军人:虽不曾万里远航,却熟知祖国的每一寸海疆——他们就是“丈量”大海的人,被称为“海图人”。

电子海图:一场技术变革

随着时代变迁,纸质海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军事与经济生产的需要,更为精准的电子海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简而言之,所谓电子海图就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海图。它们的出现是海道测量领域和航海领域的一场新技术革命。

电子海图不仅具有常规海图的特性,也同时包含有船舶航行需要的各种信息,且更新及时,用户能灵活便捷地进行海图显示控制和各种信息查询,能为船舶导航、航运管理、港口工程等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提高航海安全。一套性能完善的电子海图系统可以进行航线辅助设计、船位实时显示、航向航迹监测、航行自动警报(如偏航、误入危险区等)。

目前能查询到的最早的电子海图系统出现在1979年。而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电子海图的应用研究工作。

标准电子海图:必须官方测量

与标准电子海图密切相关的三个国际组织是国际海事组织(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International Hydrography Organization)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所谓的标准电子海图就是指符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相关标准《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S-57)的电子海图,简称ENC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标准电子海图就是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数字产品,主要以描述海域要素为主,详细表示水深、航行障碍物、助航标志、港口设施、潮流、海流等要素的数字化信息。

只有由各国官方海道测量机构制作并发行的符合S-57标准的电子海图才是标准电子海图,且要按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统一分配的机构代码制作并发布。它是标准化程度最高、最具有权威性的电子海图数据类型,其产品基本覆盖了全球海域。中国的代码是“CN”。

电子海图的国防意义

电子海图揭开了了海洋神秘的面纱。电子海图的应用可以实施精确海洋划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可以有效监测、预报和预防台风、厄尔尼诺现象等,从容应对重大海洋灾害;可以实现高效精确捕鱼;可以建立虚拟海洋实验室,开展可持续性海洋规划、开发。

对于国防军事而言,电子海图的应用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战争是数字化的战争,而电子海图承载的海洋地理信息,是现代信息化海战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化海战在海图准备过程中就已经打响。应用电子海图可以帮助舰艇实现自动导航;可以提高舰载导弹的打击精度;鱼雷也可根据电子海图提供的水深、流速、流向等水文要素精确打击目标。电子海图在方寸之间便可洞察万里海疆,浩瀚的海洋也能够尽在掌握。

方寸间六百年 从海图到电子海图(组图)

郑和航海图

方寸间六百年 从海图到电子海图(组图)

郑和航海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