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银滩,生机勃发,活力澎湃。
在旅游度假区,一系列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新项目正在全速推进;在高科技产业项目区,相继落户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正加紧建设;在新兴产业园区,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重点新兴产业落地生根……蓝色经济大潮涌动中,有着“天下第一滩”美誉的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再次肩负起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使命与梦想,强劲崛起。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把握了趋势就掌握了主动权。转身向海,乳山银滩努力挖掘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以昂扬之姿大步向前,一个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正蓄势崛起。
蔚蓝海岸崛起旅游养生新城
海天一色风景如画,水系景观顾盼生姿,在海风中畅享清凉,在海浪中尽情舞蹈……走进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如置身欢乐的海洋,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天下第一滩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今年4月,“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大篷车历经三省五市,向当地群众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海滨风景画,以及乳山底蕴深厚的母爱文化,吸引了410多家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600余份;5月8日,第四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晚会在乳山银滩精彩上演,各项母爱主题活动“密集”启动;8月11日至12日,2011乳山银滩投资发展高峰论坛举办,总结了乳山市过去的发展经验,盘点了乳山银滩的优势资源……
正如我们所见,在发展蓝色经济的思索中,乳山银滩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把‘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海休闲养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融入蓝色经济大潮的首选动作。”乳山市副市长、银滩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隋同朋说。
发展海滨休闲养生,乳山银滩有着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先天优势:集山、海、林、湖、滩、岛、湾于一体,区内山河相依,岛湾互应,除绵长21.7公里的海岸线外,潮汐湖、宫家岛、仙人桥、白沙滩河、多福山等自然风景区星罗棋布。
立足优势,乳山银滩推出一系列休闲养生、度假娱乐旅游新项目: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运动娱乐、人文艺术融为一体的滨海公园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位于银滩北部的多福山,将在3年内建成一处以参禅、悟道、祈福、养生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与之连成一体的还有正在建设的福如东海文化园;位于银滩西部的潮汐湖整治工程项目已获上级批准,一个集生态体验、休闲运动、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水上运动基地呼之欲出。
一个个旅游养生大项目将绘制出海滨休闲养生的华美图景,“银滩旅游”成为我省滨海旅游中最耀眼的明珠愿景可期。
再把眼光转到海滩之外的银滩腹地区域,管委会正大力发展高效观光农业,通过打造农家乐、生态游、茶园游等新兴产业,扩大白沙滩镇的知名度,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目前,威茗茶园和大陶家渔家乐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与此同时,银滩围绕“养生养老”这一未来朝阳产业做“大文章”。据了解,银滩福星温泉养生老年公寓可容纳500位老人入住,是集养生、疗养、保健、娱乐、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模式的养老机构。
为对接好休闲养生度假区的高起点定位,银滩管委会不断提升和完善旅游业配套水平,延伸服务业链条,打响了一场全面升级度假区的战役。
位于银滩中心广场东侧的银滩游客中心已于今年“五一”正式对外开放。正门上方的一个大型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发布银滩天气预报、海浪预报、空气环境指标;车船、飞机班次时刻表。中心内部的接待服务区域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这只是度假区全面升级的一个小小缩影。截至目前,银滩累计投资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了6处大型滨海休闲广场公园,3处海上娱乐场所,11处购物商场、超市,4家医疗机构,拥有各类星级酒店、农业旅游示范点等餐饮场所100多家,游客观光备感便利。
截至今年7月,银滩度假区接待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1.9亿多元,同比增长25%。
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曾几何时,飞速发展的银滩出现了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开发步伐的问题。“银滩新一轮的建设,必须超前规划、高质量建设,不给未来留遗憾。”隋同朋表示。按照这一思路,一场规模浩大的“建设战”在银滩全面展开:水、电、污水、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同时上马,处处可见建设者忙碌的身影。
在度假区内,总规划“五横三十六纵”的公路网中,横向3条已经全线贯通,2条局部通车;在银滩西部,规划上马了一个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园区内,从托儿所到大学一应俱全……2011年,银滩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年概算总投资3.1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现在的银滩,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乳山银滩的西部,坐落着占地13.21平方公里的银滩新兴产业园区。走进园区,蓬勃的活力扑面而来:4个高科技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投资近1亿元的东纬电通电子白板项目正在进行主车间建设,车间主体一层已经封顶,投资2980万美元的顶点科技样品展示中心已经建成,香港浩港超高压水射流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空气净化器项目也在加紧推进中。
在全省吹响蓝色经济区建设号角的同时,银滩也有了新的定位:按照乳山市加快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发展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依托银滩作为山东省首个光电产业基地的优势,引领区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这些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10多个项目引领着银滩高端产业未来的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确定以后,纵观银滩的企业,几乎没有需要被淘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银滩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全利说。
作为一个拥有阳光、沙滩、海水的省级开发区,银滩的旅游业也开始向高端迈进。今年,一大批旅游休闲设施沿银滩21.7公里的海岸线全面“开花”,多福山、福如东海文化园、潮汐湖水上运动基地等景区景点建设持续推进,游艇、帆船、垂钓等海上娱乐项目,沙滩排球、摩托车等沙滩运动项目,海岛开发、水上公园、以康体疗养为主的养生项目等都在探索开发中。
房地产业作为银滩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站在新的起点也在谋求新的转型。目前,银滩已经有12家房地产企业进行了转型,新规划产权式酒店公寓21家。
作为新城区的银滩是乳山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在致力于高端产业发展的同时,银滩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旅游等低碳项目。
8月14日,走进山东省首个光电产业基地乳山银滩,在高科技产业项目区里,相继落户的山东团结激光和科技孵化器、浩港超高压水射流、顶点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正加紧建设,这些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10多个项目让银滩发展低碳经济的快车继续提速。
“低碳生态”成为银滩引进项目的标尺,他们抬高引项门槛,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的大项目,投资密度不合规定不予引进,环评不达标“一票否决”,对自然环境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出台土地、金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处于蓝色经济区发展前沿地带的银滩,成为高端、低碳产业聚集的洼地。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新城区,银滩把触角渗透到方方面面。在新城区建设规划中,银滩突出增加“低碳”要素。目前,投资1.5亿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3万吨污水的银滩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已经开工;总投资3000万元的白沙滩河改造工程已实施过半,6条河道入海口的生态改造项目已通过规划审批;为农村统一购置垃圾箱、垃圾清运车,采取“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模式对区内47个村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清运;沿海路以及新城区主干道上采用风能、太阳能、LED路灯和景观灯点亮了银滩新城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低碳经济风生水起…… 乳山银滩正在不断积聚发展的新动力,全速挺进蓝色产业高地。
“给力”民生绘就和谐幸福画卷
每天早上,家住金长城花园小区的黄玉福先把儿子送到银滩幼儿园,又赶到白沙滩镇大集选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黄玉福告诉记者,他生活的小区上学、购物、就医都非常方便。等一会儿,他还要从集市上买点水果去看望一下在第二人民医院打点滴的邻居。正如黄玉福所言,如今,银滩新城区的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更安逸。
近年来,银滩累计投资近10亿元,着力完善区内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幼儿园,让来自周边村和社区的300多名孩子接受着一流教育;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将满足周边群众对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投资310万元新建2处便民市场、增设18处候车亭、15处交通指示灯和监控设施;建设了市第二人民医院和22万伏变电站;实施天然气切换,使先期入住的4.5万户全部接通了天然气;对于因入住率偏低带来集中供暖难的问题,采取电供热、燃气供热、地源供热、集中供热等形式推进供热工作;滨海主题公园、城市休闲广场、潮汐湖森林公园、客运站也都相继开工或投入运营,金融、邮政等便民机构也纷纷前来选址布点……
“我们不断加大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老百姓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的生活更便利、更安心。”银滩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孙福东说。
今年,银滩还将投资1600万元对区内淮河路及镇驻地前道路进行整修、改造,投资6000万元新建一处九年一贯制省级标准化学校,投资300万元在银滩东部新建一处1300平方米的托儿所,投资3000万元对长江路、环湖二路、环湖东路等区域实施路灯安装改造工程,筹资20万元对部分困难群众进行救助……
在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同时,乳山银滩还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无缝对接百姓生活。
5月8日,2011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开幕,在银滩广场举行的“母爱颂”总政歌舞团赴乳山慰问演出,为前来参加文化节的嘉宾奉献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5月17日,银滩举行第二届乳山(银滩)登山祈福活动,约4万人一起登上多福山祈福、逛庙会;6月25日,在银滩游客中心举办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新银滩摄影书画展;7月8日,2011年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在旅游度假区开幕;7月16日至17日,来自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60名旅游形象大使来到乳山银滩,在这里领略乳山的母爱文化,浏览银滩秀美景色;8月20日至21日的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大型栏目《超级运动会》,向银滩人民展示了这一平民赛事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银滩还有一系列的文化节:正月的渔民节,倡导百姓用实际行动保护大海,珍惜海洋资源;阴历四月十五的堕固山石头节,以山上怪石为依托,参观者可以一览山光水色;七月采茶节,把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道表演等活动融为一体,增强群众参与性。
生活在银滩,喜好文化活动的人们无疑是幸福的,这源自银滩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沿银滩长江路从西走到东,漂亮的公园、广场一个接一个,走进小区,处处可见中心小花园或小广场。在一些居民小区,专门设有小区活动中心或会所。
加大民生投入,坚持文化惠民,一幅壮美的民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银滩新城区将绘就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富民安民农村百姓乐享新生活
今年46岁的姜玉秀是白沙滩镇曹家庄村一名普通村民,2005年开始从事大姜种植,现在每年的收入可达4至5万元。“之前我家一直务农,但是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挣的钱,除日常开销外所剩无几,幸亏这几年种植大姜才走上了致富路。”姜玉秀告诉记者。
近年来,在白沙滩镇,和姜玉秀一样通过特色种养致富的农民有很多。白沙滩镇是银滩一个传统的农业镇,通过着力培育大姜、茶叶两大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在这里,以稗子刘家村为中心的堕崮山周边6个村茶叶栽种达3000亩,是我国最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是山东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大姜种植则是曹家庄等十几个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建立了13000亩的大姜生产基地。通过实施品牌化战略,该镇的茶叶注册了 “威茗”商标,2011年7月20日,白沙滩镇大姜和茶叶分别被国家认证为有机产品。
品牌效应带来的是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农民富了”。目前,乳山茶农人均收入达5000元至8000元;大姜栽植每亩毛收益2万元以上,年可为群众增收2亿元;有机蔬菜大棚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下一步,银滩还将进一步拓展特色农业产品种类,进行观赏花卉和有机水果的种植。采用台湾育苗技术进行的观赏花卉培育实验阶段进展顺利,很快就将进行大批量生产。
在推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银滩切实做好旧村改造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在旧村改造过程中,银滩新城区充分尊重民意,10多个村的改造方案都经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实施。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若不选择安置房,则给予略高于建安成本的货币补偿;村里老弱病残村民享有优先选择权,一层、二层等低层住宅基本上分给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
为了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许多改造村还统一对楼房进行装修,免费安装太阳能、抽油烟机等,达到“拎包入住”水准。同时,各村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给予村民适当补助,目前参保人数达到15709人,参保率达93.1%。由于采取的一系列拆迁措施充分尊重了民意,白沙滩镇的旧村改造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站在时代机遇之上,乳山银滩高扬蓝色风帆,向着建设蓝色经济区先行区的目标砥砺进发!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