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干海货造假内幕 海米染色素鱿鱼丝掺面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0:16 

买回鲨鱼干吃后闹肚子,鲜艳诱人的海米原是色素染成,商店里的鱿鱼丝竟然掺着面卖……早报推出3·15系列报道后,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买干海货遭遇的骗局。昨天,早报记者走访部分干海货商店发现,有的商贩“看人要价”,有的在海产品的价格等方面打起了歪主意。

市民反映

吃了鲨鱼干全家闹肚子

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称,上周他在一家海产品专营店买了几条鲨鱼干送给广东亲戚,自己也留了一条。不料家人精心烹制的炸鲨鱼块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刘先生想马上打电话给广东的亲戚,可亲戚先打来电话说,全家人吃后上吐下泻,告诉刘先生千万别吃。

家住西康路的孔女士反映,日前她在316路公交车终点站的地摊上买了些色彩鲜艳诱人的海米,不料拿回家清洗时,满盆水都变成了红色。她返回那个地摊时,摊主早没了影。

市民李女士的经历更奇特,她想给家人用鱿鱼丝包韭菜馅饺子,就在家附近的一个水果超市里买了半公斤散鱿鱼丝,开始对方要价是 13.8元,最后以8元成交。回到家后,准备洗鱿鱼丝时,李女士发现,鱿鱼丝中掺着一些类似面粉的东西,下水后,清水瞬间变得浑浊,见状李女士不敢再用它和馅了。

记者调查

散装海产品没生产日期

昨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莘县路水产品批发市场中一家海产品商店。“海参怎么卖?”记者指着标价2800元的一种海参用普通话问。“开门买卖,2200元。”“便宜点吧?”记者换用青岛口音。“青岛人,1850元。”

记者又来到位于市场三路的海产品一条街,这里,鱿鱼丝、虾米、鱼片等货品应有尽有。记者走访了几家商店发现,部分海产品没有生产日期,特别是散装在大塑料袋里的海产品,像海米、鱿鱼丝、干鱼大多都没有生产日期。记者向店主询问,得到的答复是:“都是今年新货”。

记者在海产品一条街上还发现,除了散货以外,部分袋装海产品也找不到生产日期。在一家水产品店的货架上,左边的鱼片上有防伪标志、生产日期,而右边的鱿鱼丝、速食小螃蟹等货品却找不到这些相关信息。记者假装要买两包鱼片,问是否可以开发票,店主回答:“开发票另外加钱。”王寿林王建亮 于氵高 摄影报道

四个“黑招”变废为“鲜”

海滨食品公司一位从事海产品采购20多年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卖出干海货,有些不法商贩会想法造假:

一是用加糖和工业骨胶的方法对海参二次加工,再将海参放在石灰水中,捞出晾干后,一层石灰便裹在了海参上,再用墨汁染色出售,海参经过这么“折腾”,不仅失去营养,还会危害人们的健康。

二是将次品海米甚至是变质的海米用色素水浸泡,再加糖增鲜,来坑害顾客。个别黑心商贩为了图便宜使用的都是工业色素,人体过量摄入,会引发慢性病,比如引起细胞突变、白血病等。

三是加盐。对干鱼货,不法商贩在加工时会采用多加盐的办法,一方面可以储存更久,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成品看上去更新鲜,色泽更好。

四是用碱水。干虾仁存放过久会变味,不法商贩会使用碱水浸泡后再晾干出售。臭味是没了,但虾仁的组织纤维已经被破坏了。一经水浸泡就无法食用。经过这些手段处理的干海货从外观上更为新鲜亮泽,很难发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