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蓝黄”激情

来源:大维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22:4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一直以来,人们就有这样一种共识,潍坊靠海不见海。尽管这里拥有140多公里海岸线,但潍坊人面对海洋时表现最多的只能是一声长叹,因为与青岛、烟台等城市不同,在潍坊的陆海之间,横亘着2600平方公里盐碱地,靠海真的难见海。如今,在潍坊北部广袤的盐碱滩上,滨海新城的崛起,寄托了全部潍坊人的蓝色梦想,让潍坊这座沿海城市实至名归。潍坊正乘“蓝黄”之东风,尽情演绎农耕文明下无力改变的盐碱滩涂的宏伟蓝图。

从潍坊城区向北约1个小时车程,站在北海路荣乌高速高架桥上北望,崭新的柏油路纵横交错,道路两边到处是林立的塔吊,进进出出的车辆,让人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辽阔的渤海湾畔掀起了强劲的“滨海旋风”。

大机遇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自南向北“珠三角”、“长三角”的迅速崛起,以让世人惊诧的速度,引领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发展的速度。相比而言,环渤海经济圈的“黄三角”区域一直沉寂着、积蓄着,等待着划破苍穹的那一伟大时刻的到来。

——2009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之后,山东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了积极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决策部署。

——20091123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1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以海为主,由海及陆统筹发展,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以陆为主,由陆及海统筹发展,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全国宜居宜业城市。

在中国的版图上,山东半岛犹如巨龙的龙头伸向了大海的深处。沿渤海湾由北向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次分布,位于山东半岛的中心部位的潍坊,正处在“蓝黄”交汇的节点。“一蓝一黄”两个经济区域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特别是,潍坊全域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且被列入主体城市和主体区连接联动区的重要枢纽,标志着潍坊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崭新的海洋经济时代。

“蓝黄”两大战略在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交汇,支持政策叠加聚焦。“蓝黄”融合,把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托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大决策大框架

战术,关乎一场战役胜败,而战略,则是决定全局输赢的关键因素。

潍坊的决策者无疑是带着这样伟大战略眼光。早在几年前,着眼于区域竞争和潍坊未来发展,北部沿海开发就纳入潍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并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沿海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特别是,2008227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寒亭北部原滨海项目区和央子街道整体划归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同时扩大央子街道管辖范围。此次调整,改变了潍坊滨海的发展格局,为滨海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由原来的283平方公里扩展到677平方公里,400多平方公里的存量用地、69公里的海岸线,无际的浅海滩涂和丰富的卤水资源,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这次调整,充分体现了潍坊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北部沿海开发的气魄和决心,也和国家下决心推进的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规划不谋而合。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潍坊怎么办?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省的系列决策部署,使潍坊“蓝黄”两大战略集于一身,潍坊市委、市政府再一次用战略的眼光审视滨海的发展,将北部沿海地区作为支撑全市增量投入、实现跨越赶超的最大战术空间,计划三年投入1000亿元,以每天平均1亿元的投入速度,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2010年累计完成各类投入500亿元,启动各类工程170多项,完成配套面积160平方公里,为加快滨海新城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按照‘海陆统筹、突出重点’的蓝色经济发展思路,潍坊的领导者们决心在渤海湾这片荒滩上,建起一座比现在潍坊还要大的滨海新城,成为一个真正的区域中心。”市委常委,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苏立科说。

“未来的滨海新城会是什么样子呢?”对于潍坊滨海新城的发展,人们不禁畅想。但和人们的想象不同,滨海新城区不是老城区简单的形式复制和表面更新,而是一个功能的提升、结构性的调整。它的目标就是变成一座面目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滨海按照‘蓝色、高端、高效、生态’理念,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原则,面向全球公开招标,确定了‘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为滨海宏伟发展蓝图构筑了科学的框架。” 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文化中心新闻科主任王永刚说,“一城”指建设150平方公里的滨海水城,包含希望城、太阳城、幸福城、欢乐城四个功能区。以“希望城”理念建设科教创新区,重点引进职教院校、科研院所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基地;以“太阳城”理念建设中央商务区,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积极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加快现代城市要素聚集,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和档次;以“幸福城”理念建设高档商住区,规划建设滨海生态城,加快达美花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依河拥海”的宜居生态新城区;以“欢乐海”理念建设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黄金海岸示范景区,高标准实施防护堤内侧绿化,启动港丽湾、国际影城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吸引力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四园”分别是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海港物流园、临港产业园和绿色能源产业园。

在“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基础上,聘请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提升总体规划和功能区控制详规,按照“一城、三中心、三基地、四区”的功能定位,全面提升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水平。“一城”,就是又好又快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充满发展活力、富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三中心”,就是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商务中心、港口物流中心和滨海休闲旅游中心。“三基地”,就是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和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创新基地。“四区”,就是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潍坊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潍坊滨海新城刚见雏形,表现已是不凡。滨海区已在滨海水城“欢乐海”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组织开展了万人海上风筝放飞活动,1.1万余名社会各界人士成功放飞了10465只风筝,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目前,这里正举行首届中国国际风筝冲浪公开赛暨第三届中国潍坊滨海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有来自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市的风筝冲浪运动员云集此地,大展身手,“欢乐海”真正成了欢乐的海洋。随着赛事的连续成功举办和逐步完善的运作,中国潍坊滨海风筝冲浪比赛有望成为国内重要的水上体育运动赛事。

滨海新城,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人们无限的梦想,今天种下的理想,明天必定收获希望。

大产业大未来

“黄蓝”两大战略如同一架巨大的引擎,在潍坊北部广袤的盐碱滩上,催动着一场化茧为蝶、脱胎换骨的蜕变。

日前,记者驱车沿疏港公路北上,在跨海大桥附近段看到,国电风电一期24兆瓦的风机正在吊装。而不远处,叶片长达40米的风机沿宛如长龙的防潮大坝一字排开,格外壮观。

据王永刚介绍,伴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开发区把发展蓝色高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调重点,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壮大新兴高端产业,形成了气势恢弘的蓝色高端、生态高效产业集群,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而带动了整个潍坊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以海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海洋装备制造业,以潍柴滨海产业园、国电风机设备制造及国家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等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以船舶配套设备、风电设备制造等为主的海洋装备制造业,目前潍柴大马力发动机项目已实现批量生产,国电风电正加快建设。石化产业,以潍坊弘润石化、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为重点,培育形成千亿级的石化产业,以中海油特色化工基地为重点,带动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汽车产业,依托瑞驰汽车产业园、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等项目,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城”,形成集教学、研发、生产、配套、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完善扶持政策,拓展发展领域,丰富发展业态,全面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临港物流业,高标准推进交通物流园建设,建设物流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环渤海地区大型交通枢纽中心。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和海洋开发五大产业,加快引进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化链式发展。

目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0个,其中过亿元的145个,过10亿元的15个,过百亿元的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1500多亿元,一个蓝色经济增长极正在迅猛崛起。

“蓝”与 “黄”的融合、“高效”与“生态”的碰撞,正在渤海湾南畔奏出一曲辉煌的乐章!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