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称瓦良格航母最大潜在弱点或是乌制发动机
中国航母海试归航,桅杆上首次被发现悬挂国旗及其他彩旗。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8月11日文章,原题:关于中国航母的傲慢与偏见 本周三“瓦良格”号巨大的身体缓缓驶向大海,但对它长达数十年的重视仍无任何减退迹象。有人声称这艘航母与美国庞大的航母群在技术上相差甚远。美国军方官员大多同意中国海军对“瓦良格”未来用途的看法,即护航、反恐、紧急救援及威慑他国等。“中国人将从中学习经验,并设计出最适合为其水面力量提供‘有机空中’能力的航母,” 美国退役海军少将麦利凯表示。
《1949-2010解放军海军作战系统技术》的合著者詹姆斯·布瑟特说,“因为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南海并维护其海域主权。其航母并非用于与美国竞争。他们不寻求苏联试图拥有的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责任”,“‘瓦良格’将成为训练平台,为新建造的航母培养人才”。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瓦良格”号的发动机故障风险很高,或者无法达到有效的实战航速。据说从乌克兰购买的航母发动机就在“瓦良格”的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频发故障。“即便抛开与美国航母相比较小的体积,其尚未完善的舰载战机、护卫舰及没有伴航航母的现实,使它不具备惊人的威胁。其最大潜在弱点可能位于表面之下,在乌克兰人提供的发动机内,”美国《连线》杂志此前写道。(作者克雷格·格斯里)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8月10日文章,原题:麻烦不断的水域:为什么中国海军让亚洲感到紧张 中国人尚未给新航母正式命名。但即便北京最终选择一个比“施琅”更加微妙的名字,其对该地区释放的信息也是显而易见:中国支持领土要求的能力正日益提升。
军事分析家警告说,航母本身并非一个游戏改变者。通过此举,中国将开始从零建造航母,或许将多达4艘。这才是最大意义所在。“它预示着中国的意图突然大白于天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院亚洲军事专家毕胜戈如是说。然而,迄今为止大连并未显示出任何尤其好战的情绪。那里只有这样一种感受: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公海上享有其应有地位的时候了。
当地居民回忆说,该航母大约10年前抵达大连时,外壳锈迹斑驳,几乎见不到任何军舰应有的样子。如今,他们对其他国家感到担心的想法嗤之以鼻。“那东西曾经只是乌克兰都不想要的废铜烂铁,”建造工地附近的一名工人说,“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它绝对不够用。我们需要的远不止这些。”让世界其他地区紧张的,正是这种观念,而非航母本身。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