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西太平洋夏季科学考察任务的科学一号在成功完成所有科考项目后,昨天(4号)顺利返回青岛母港。中国大洋科考获得重大突破。
科学一号考察船西太平洋夏季科考航次历时31天,航程超过7000海里,在西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海区开展了系统的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及海洋仪器等多学科综合观测和实验,完成8个断面共56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任务。
尤其是科考团队在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区的关键海域连续回收和布放了5套深海潜标,收放潜标总长度达21000米以上。其中两套潜标布放位置水深达到6000米,回收和布放都是一次成功,且成功率100%。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凡介绍说:“我们获取的这七个月的数据,在这个海区在国际上前所未有。如果中国科学家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数据作分析和研究,就预示着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本次科考还成功实施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海试实验,在西太平洋超过4000米的水深处连续多次下潜,最大深度接近1000米,各项指标正常,滑翔机在实验后被成功回收。王凡说:“此前这项技术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掌握,他们是向中国封锁的。有了这次海试的成功范例,相关的单位和技术人员就会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然后尽快的把它推向市场,产业化,推动我们海洋调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