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抽砂导致海水混黄 大蚝养殖户提心吊胆
海水变得混黄
当日,中国海监广西总队联合边防等涉海部门的执法人员,从钦州市钦州港七十二泾码头出发。
一路碧海蓝天,执法船只行驶至茅岭江13号航标附近海域时,海水分成色彩分明的两部分:一边蔚蓝,一边混黄。在混黄色的海面上,停泊着10余艘船只,并且海面传来“轰轰”的作业声。乘坐快艇的执法人员立即上前检查,并控制住了正在采砂的船只。
在一艘船身印着“桂钦(临)
据该船船主说,采这船海砂大约用时1小时30分。按计划,海砂将送往陆地上的一家公司出售,通常海砂的售价约40元/立方米,他从中抽取18元/立方米的提成。船主当场被责令将海砂卸回海里,恢复海域现状。
当日,执法人员查处了10艘正在进行非法采砂的船只,并责令其将海砂卸回海里。同时收缴了一批采砂设备,将其中一艘非法采砂船扣回钦州港进行进一步处理。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海底的生态系统相较陆地更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修复。而海砂就像陆地上的植被,维持着海底的生态平衡。非法采砂者抽取海砂,造成海水浑浊,海底生物死亡的同时,也改变了海底地形地貌,对航道也会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滨海城市的发展,城建所需用砂量增大,不少非法分子就打起了海砂的主意,危害很大。
殃及大蚝养殖户
与此同时,该片海域的大蚝养殖户也承受着非法抽砂采矿带来的后果。
对于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团和村村民
而那些顺水流向下游的“黄砂”,则给像
两市共管执法难
据了解,目前尚无单位和个人取得在茅尾海海域抽砂采矿的相关证照,任何海上抽砂采矿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
据钦州海洋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茅尾海是一个口袋形状的内海,与茅岭江口交界,矿产资源丰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盗采分子趋之若鹜。目前,该海域的非法抽砂采矿情况比较严重。2011年上半年,中国海监钦州市支队针对茅尾海海域的非法抽砂采矿行为,每月进行10次以上专项或联合执法检查,共查处非法采砂案16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