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鳗鱼烂鳃病防治

来源:富农兽药网   发布时间:2013-07-03 10:25:20 

夏秋季节我国南方水温多在2030℃之间,且天气变化异常,气温、气压变化较大。在水温为1530℃的范围内,水温越高,水质越差,鱼的密度越大,则越易暴发流行。

病原:致病菌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柱状嗜纤维菌,另一种为嗜纤维菌。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污染的水及塘泥。气温异常、水质不稳是诱发疾病的外因。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其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者,鱼体消瘦。解剖病鱼,可见其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鳃上黏液增多,常带有污泥,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每天清晨,可看到呼吸困难的病鳗在池边离群独游,或靠岸边食台上,甚至有的爬上岸用皮肤呼吸。通常内脏器官外观正常。

预防方法

1.使用益池宝全池泼洒,每亩1水深用量为56千克。调节和改良水质。

2.鱼种下塘前,用2%4%的食盐水药浴520分钟。

治疗方法:因鱼体内外及池水中都有病原菌,所以既需要内服药,杀灭鱼体内的病原菌,又需要全池遍洒药物,以杀灭池水中及鱼体表的病原菌。

1.内服药:

20千克饵料添加土霉素5080克,连喂57天为一个疗程。

2.外用药:

①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先溶于水,滤掉残渣,然后全池遍洒,使池水呈1.11.3毫克/升的浓度;

②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全池遍洒,使池水呈0.50.6毫克/升浓度;

③全池遍洒五倍子(要先磨碎后用开水浸泡),使池水呈24毫克/升;

④大黄经20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2.43.8毫克/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