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引领中国迈向深海

来源:章迪思 徐瑞哲   发布时间:2015-05-20 20:35:36 

北京时间22日凌晨5点,远在东太平洋国际海域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下水,向5000米深度发起挑战。就在前一天,“蛟龙”号成功下潜到水下4027米的深度并顺利返回。如果此次挑战5000米成功,将为明年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国人的梦想。在中国航天员成功太空漫步之后,我们为何还要挑战海底5000米、7000米的极限深度?这对于人类和海洋的关系,又有怎样的意义?昨天,“蛟龙”号成功下潜4027米后,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采访“蛟龙”号总设计师——中船重工第七二研究所的徐芑南及上海相关专家。

一条真正的“中国龙”

去年,“蛟龙”号潜入3759米深海后,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后第五个拥有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虽然前四国均有可下潜6000米甚至6500米的载人潜水器,但目前经常下潜的深度在5000米以内。如果今天5000米海试成功,将意味着我国载人深潜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徐芑南认为,相比国际上的载人潜水器“前辈”,“蛟龙”有几个独特之处:第一,具有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便于目标搜索和定位;(下转第8版)(上接第1版)第二,具有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可以将潜水器在水下的语音、图像、文字等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母船,母船指令也可实时传给潜水器;第三,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容量更大,保证了充足的水下作业时间。同时还有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能在特殊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更重要的是,“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独立进行海上试验的,许多专家称其为“中国龙”。作为科技部“十五”期间“863计划”重大专项成果,“蛟龙”号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进口外,从设计、总装联调到海上试验都由我国独立完成,其耐压结构、生命保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国家尖端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

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到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每一次都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事实上,“上天”和“入海”,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两大触角,凝聚着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和最宝贵的意志品质。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葛彤所言,海底深潜的意义类似登月,是对人类自身能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显示和证明。

和航天器成功发射一样,深潜器对深度极限的探索,是一个国家尖端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航天飞船从发射、跟踪到定位,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蛟龙”号同样如此。以材料为例,“蛟龙”号潜至5000米水深,承载相当于500个大气压。还得轻量化——因为深潜器一般处于零浮力状态,不能一下子沉到海底。因此,深潜器不仅有钛合金这样的高强度金属材料,还需要配合使用陶瓷等构成的复合型浮力材料。这些高难度要求,都离不开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

无论上天还是入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置身的这个世界。以海底为例,大大小小的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有助于人们更好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运动;能忍受200摄氏度高温、依靠二氧化硫气体存活的生物,可能隐藏着解开生命奥秘的钥匙;分布于海底4000米至5000米之间丰富的矿产资源,也可能为人类资源能源的日益匮乏提供新解。而要开发这些宝藏,掌握各项深海技术是必要前提。正如中科院院士、海洋科学专家汪品先所言,“没有尖端深海技术,就算坐拥整片海洋也无济于事。 ”

中国深海科考路还很长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深海技术在基础材料、制造工艺、工程管理及局部技术等方面,与国际最高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蛟龙”号试探的深度,在数十年之前已由发达国家写下纪录。在世界各国竞相开展海洋战略,加快对海洋尤其是深海资源利用开发的当下,我国迈向海洋的步伐还不够快。相比神舟上天时举国同庆的盛况,蛟龙深潜似乎还未引起公众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汪品先认为,长久以来,国人眼中的海洋只停留于海面和近海,资源开发也停留在渔业捕捞层面。近几年来,海洋战略的意义逐渐显现,大家才慢慢关注海底探测的科研意义和社会价值。 “蛟龙”号今天如取得成功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整个深海科学大工程体系中,我们绝不能满足于一个“蛟龙”号取得的成功。

汪品先所说的深海科学大工程体系,按照使用仪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深潜器,包括载人和无人两种,“蛟龙”号属于载人深潜器,无人的一般会搭载机器人实施海底作业;第二类是静止的海底观测网;第三类是大洋钻探。

除了载人深潜器,其他探测手段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海底观测网,在海底布设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光缆,可以实时传送到岸上的实验室。再如自动化的深潜机器人,能胜任许多水下工程安装和维修工作,包括对水深3000米海上油井的长期作业、重型作业,还可以达到7000米甚至更大的深度。我国在这些领域也有相关研究,但总体来说,在海洋战略的总体科研格局中,我们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